
艾思科蓝公众号
教育经历 1997-2000: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 1994-1997: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 1990-1994:安徽师范大学 本科 主授课程 《教育伦理学》、《教育经典论著选读》、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少儿组织教育理论与实践》 主要著作 《英语教学改革指导纲要》(专著),福州:福建出版社,2016.10 《事理意蕴》(专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变革力的生成:当代学校变革的内生路径研究》(专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研究》(专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教育研究伦理学》(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英语)》(专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班级生活与公共精神的养成》(专著),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中国教师的世纪转型》(专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早期数学能力的培养》(译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课程理念探》(专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合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科研项目 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课题,2016; 全国少先队研究重点课题: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发展的时代特点与教育体系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一般课题:我国学校生活中的儿童形象研究,2016-2019; 加拿大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加拿大学校教育与教师教育的互惠学习研究,2013-2020; 教育部优秀人才资助计划:生态学视角下学校生态群发展研究,2012-2015; 全国教育科学一般课题: 提升学校变革的内在需求与持续发展力之研究,2010-2013; 上海市教育课题:当代政府、学校和社会角色及其权限研究,2010-2013;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当代道德教育重构研究,2005-2007; 获奖情况 2016年:《“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研究》,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2014年:全国教育硕士优秀导师; 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1年:《中国教育学创生根基的当代转换》,获“上海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年会优秀论文奖”; 2010年:《“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二等奖”; 2010年:《班级生活与公共精神的养成》,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2007年:《课程理念探》,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 学术交流 2019年6月2日至8日,参加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育学院开展为期七天的国际学术周活动。 2018年,参加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学术代表团到访教育学系,教育学系座谈会。 2018年12月28日,参加《当代少先队教育导论》教材编写推进会暨“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 2018年2月26日,参加由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和同济大学李同吉副教授牵头的“上海质性研究方法研究小组”学术沙龙。 2017年5月26日至6月3日,携研究生参加加拿大教育学年会及中加互惠学习项目年度会议。 2016年12月10日,特邀参加西南大学举办的“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建设高组学术研讨会”,并作大会主题报告。 2016年12月4日,参加以色列举办的“国际教师教育大会”并作小组发言。 2016年11月5日,参加第四届全国教育伦理学会议,作大会主题报告《自由之人如何长成?》。 2016年11月4日,参加第八届“生命实践”教育学全国共生体联盟会议,并主持大会。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