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王和慧
  • 所属院校: 华东理工大学
  • 所属院系: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1)有限元分析、压力容器SAD设计、核电装备抗震设计与评定 2)过程装备失效分析与治理、寿命评估、振动与噪声控制、节能提效研究与应用 3)装配式绿色建筑机电安装力学仿真设计与BIM技术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招生专业: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过程装备失效治理与有限元分析设计) 2)固体力学(过程装备与绿色建筑工程力学,振动与噪声) 王和慧:男,1969年7月生于安徽安庆。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中国安装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 1988年毕业于安庆一中,1992和1995年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工程力学学士和结构力学硕士学位,2000年1月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师从徐秉业和薛明德教授)。2000年初~2003年底先后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Carleton Univ.)、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Univ. of California at Riverside )从事机械与航空工程博士后研究。2003年11月至今,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任教。独立负责完成科研项目40余项,主参编国家建筑标准2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14篇),参编十三五重点规划行业著作1部,获授权并已产业化的专利9件。获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1项(成果纳入国标GB150),获省部级科技奖2项,教学奖10项。中国核电(CNPE)指定抗震评定专家,《计算力学学报》、《工程力学》等期刊审稿专家。已培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固体力学硕士生合计52名(3名市优)。 专业特长和领域 与中石化(油)、中(广)核、中建、中铁、宝钢、国电、上安、建标院等大型央企国企联合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负责完成科研项目40余项。将工程力学应用于绿色建筑和过程装备,成功解决了建筑装配、超高层、钢铁、石化、核电与火电领域众多力学相关的核心技术难题,形成系列专利技术,上升到行业标准和工法,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绿色建筑和高端制造。 讲授课程 1.本科生:材料力学(精品课程主讲教授); 2. 硕士生:1) 有限元法及在过程装备中的应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核心课);2) 塑性力学(专业课)。 承担科研项目 负责完成40多个钢铁、核电、火电、石化、绿建行业的标准制定、国产化设计、超标设计、抗震设计、失效分析、优化与延寿、重大安全隐患排除等技术服务与研发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近年主要项目清单: 虹桥能源中心管沟沉降对供能管网的安全影响评价与治理措施研究(来源:上安集团); 宝钢化工煤气鼓风机噪声控制改造研究(来源:宝钢); 焦化塔倾斜对塔体及其工艺管线的安全寿命影响评估(来源:宝钢); ABS装置模头的优化设计及其生产线国产化改造(来源:中石化高桥石化); 田湾核电站控制厂房相关设备的抗震设计与评定(来源:中核); 天津117大厦超高层管道的装配式支吊架设计与安全评定(来源:中建三局集团+奇佩建筑装配); 300MW火电机组锅炉炉墙的大晃动治理(来源:国电集团+苏州热工院); 石化装置氢致损伤诊断与在役监测技术(来源:中石化镇海炼化+宁波特检院); 装配式室内管线支吊架的建筑标准研究和图集编制(来源: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奇佩建筑装配) 超高层空调水系统中承压管道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来源:中建三局); 高炉煤气柜的渗漏油失效分析及其结构性治理(来源:宁钢); 鹤壁电厂火电锅炉水平烟道振动治理(来源:鹤壁电厂+苏州热工院); 加氢装置针形阀失效H2S泄漏致人死亡重大事故鉴定分析(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高温法兰用液压自紧螺栓的研制(来源:高桥石化); 炼油三部3#催化过热蒸汽盘管失效机理仿真分析与优化治理(来源:高桥石化); 芳烃重整装置高温法兰保温节能的可靠性研究(来源:金山石化); 双锥密封高压氨合成塔的分析设计与强度评定(来源:国际化建); 核电站主控室暖通空调风管隔振吊架系统的抗震设计与安全评定(来源:中核+北京绿创); 福清核电站主控室降噪设施的抗震计算与安全评定(来源:中核+北京绿创); FCC三旋装置的高温强度失效分析及其改进方案研究(来源:高桥石化); 焦炭塔在高压除焦水射流作用下的安全评定和寿命预测(来源:宝钢); 大型沥青焦回转窑设备的安全仿真分析和优化延寿策略研究(来源:宝钢); 希罗装置复杂通道的流体动力学仿真与有限元分析设计(来源:宝钢); 支架沉降对大口径煤气管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来源:宝钢); 联合切焦器的流场仿真及其性能优化研究(来源:育灵机械); 低温组合法兰结构的完整性和紧密性仿真研究(来源:上海化工区); 减温减压装置同心变径管道的应力强度评定(来源:燕山石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小冲杆试验评价在役结构强度的微试样尺度效应研究(项目批准号51075148),第二承担人,负责理论模型和计算,期限2011-2013年)。 获奖成果 2007年获全国高校力学教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中国力学学会颁发)。 2010年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圆柱壳大开孔接管的薄壳理论解与工程设计方法。成果用于GB150钢制压力容器设计规范。 2015年获中国安装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装配式综合管线支撑系统集成应用。 2017年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优秀建筑工程设计标准奖。 标准和著作 1.王和慧 主编 国家建筑设计标准:装配式室内管道支吊架的选用与安装 (16CK208),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编著全部) 2.王和慧 参编 国家建筑设计标准:非金属风管的制作与安装 (15K114),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3.王和慧 参编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全过程技术与管理》中国安装协会组织编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