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马维虎
  • 所属院校: 宁波大学
  • 所属院系: 医学院
  • 职称: 其他高级职称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外科学
  • 研究领域: 脊柱外科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马维虎:男,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留美学者,宁波市重点学科骨科主任兼脊柱外科主任,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宁波市劳动模范,宁波市优秀留学人才,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际AOSPINE协会会员,北美脊柱协会(NASS)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工作组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专业中青年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骨科学会委员,宁波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老年学会脊柱与关节疾病学会委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宁波市医疗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担任《中华骨科杂志》英文版《orthopaedic surgery》、《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等杂志编委。从事骨科和脊柱外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曾先后多次在欧美等国参观学习,于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美国Toledo大学医学中心做访问学者并获得美国医师协会颁发的临时行医执照, 回国后,积极将国外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带领科室团队成员开展了许多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及国际水平的技术。擅长于脊柱创伤畸形、紊乱、脊柱肿瘤、颈腰椎椎间盘疾病及各种疑难疾病的治疗。先后获得宁波市江东区优秀人才奖;江东区卫生系统第二届“十佳医生”荣誉称号;宁波市江东区优秀科技人员和宁波市卫生局优秀科技人员称号;获宁波市卫生系统双优人才奖等,是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批入选人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发表文章6篇,作为共同完成者共获得国家专利10项,并将相关技术及临床经验总结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70余篇 编写《当代脊柱外科内固定图谱》等书四部。取得十余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目前仍承担着浙江省卫生厅和宁波市科技局及卫生局等课题多项,2016年立项在研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后路枕骨髁螺钉固定技术的数字化定位与有限元分析研究》。


科研工作:

1. Radiological studies on the best entry point and trajectory of anterior cervical pedicle screw in the lower cervical spine[J].EurSpineJ. 2014 Oct23(10),排名6/9(通讯作者),SCI。

2. Unstable atlas fracture treatment by anterior plate C1-ring osteosynthesis using a transoral approach[J]. European Spine J, 2013, 22(10),排名1/10,SCI。

3.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mbined fixation in the cervical spine using posterior transfacet screws and pedicle screws[J].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2013, 20(4),排名2/10(通讯作者),SCI。

4. Posterior short-segment fixation and fusion in unstable Hangman's fractures[J]. Spine, 2011, 36(7), 排名1/9,SCI。

5. Anterior Transpedicular Screw Technique for Failed Anterior Cervical Internal Fixation in Revision Surgery: a Case Report[J]. Orthopaedic surgery, 2013, 5(4),排名1/9。

6.后路枕骨髁螺钉置钉参数对安全性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 2017(通讯作者)。

7.枕骨髁螺钉固定技术应用一例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 2017(第一作者)。

8.体位复位结合钉棒系统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爆裂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 2017(通讯作者)。

9. 后路枕骨髁螺钉通道的影响解剖学研究[J]. 中华创伤杂志, 2015(通讯作者)。

10.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爆裂性骨折[J]. 中华骨科杂志, 2015(通讯作者)。

11.经口咽入路寰椎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J]. 中华骨科杂志, 2012(第一作者)。

12.椎间盘镜辅助X-Tube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J]. 中华骨科杂志, 2011(第一作者)。

学会名称

担(兼)任的职务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

委员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分会脊柱工作委员会

委员

SICOT中国部脊柱外科学会

委员

浙江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脊柱疼痛专业委员会

委员

国际AOSPINE协会

委员

北美脊柱协会(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NASS)

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

常务委员

科研项目

2015年获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后路枕骨髁螺钉固定技术的数字化定位与有限元分析研究》

2015年获浙江省卫生厅《一种新的寰枢椎融合术—-枢椎棘突肌肉血管复合体骨移植融合》

2013年获浙江省卫生厅《后路经枕骨髁螺钉技术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2011年获宁波市科技局《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的影像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获奖成果

2015年《一种新的枢椎后路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及其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14年《椎板成形术采用钉板系统和钉棒系统维持“单开门”状态对颈脊髓病变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三等奖

2013年《枢椎经椎板螺钉和经椎板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宁波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3年《一种新的枢椎后路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及其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宁波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3年《三种下颈椎经关节螺钉植入技术的比较研究》获宁波市自然科学学术奖三等奖

2013年《经口咽入路寰椎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获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2012年《枢椎椎板螺钉技术的临床应用》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三等奖

2012年《一种新的枢椎后路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二等奖

专利

1. 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装置,发明专利,国家专利权ZL 201110117204.X, 2012年,排名第2。

2. 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装置,实用新型,国家专利权ZL 201120142639.5,2012年,排名第2。

4. 颈椎后路单开门侧块棘突钢板,实用新型,国家专利权ZL201220008577.3,2012年,排名第3。

5. 枢椎棘突螺钉钢板,实用新型,国家专利权ZL201120509873.7,2012年,排名第3。

6. 枢椎棘突椎板螺钉置钉辅助器,实用新型,国家专利权ZL201120511207.7,2012年,排名第3。

7. 枢椎棘突螺钉钻孔器,外观设计,国家专利权ZL201130471678.5,2012年,排名第3。

8. 颈椎后路单开门侧块棘突钢板,外观设计,国家专利权ZL201230001323.4,2012年,排名第3。

9. 枢椎棘突螺钉钢板,外观设计,国家专利权ZL201130471680.2,2012年排名第3。

10. 枢椎棘突椎板螺钉置钉辅助器,外观设计,国家专利权ZL201130471698.2,2012年,排名第3。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