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肖萍
  • 所属院校: 宁波大学
  • 所属院系: 人文与传媒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研究领域: 汉语方言学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肖萍,男,1972年1月出生,江西永修人。苏州大学文学博士(2006),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2008),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2014)。现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中国方言学会会员,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会员,浙江省语言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是汉语方言学、地方普通话。


科研工作:

著作:

1.《江西吴城方言语音研究》,齐鲁书社,2008

2.《余姚方言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鄞州方言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4.《江西吴城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2017

论文:

1.《鄱阳湖八县方言动词的完成体和已然体》,《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6

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2005年第3期

2.《江西境内赣方言人称代词单数的“格”之考察》,《南昌大学学报》,2004-6

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2005年第5期

3.《成年人学习普通话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

4.《赣语吴城方言的归属及其社会语言学背景》,《江西社会科学》,2006-1

5.《江西吴城方言与南昌方言的语音差别》,《 南昌大学学报》,2007-1

6.《赣语吴城方言的XA式状态词》,《语言研究》,2008-2

7.《江西吴城方言农业词汇例释》,《农业考古》,2008-3

8.《江西吴城方言与南昌方言的词汇差别》,《南昌大学学报》,2008-5

9.《吴城方言的完成体与已然体》,《南昌大学学报》增刊,1998-12

10.《永修方言动词的体》,《南昌大学学报》增刊,2000-12

11.《赣语彭泽方言的四种体范畴》,《语言研究》增刊,2003-12

12.《汉语语法“本位”述略》,《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3

13.《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关系浅析》,《南通工学院学报》,2004-3

14.《应该正确对待方言》,《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

15.《江西吴城方言例外字举例》,《语言研究》增刊,2005-12

16.《江西吴城方言本字考》,《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6

17.《汪化云汉语方言代词论略评介》,《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3

18.《试论汉语方言研究的应用价值》,《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6

19. 《赣语吴城方言的结构助词“个”》,《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6

20. 《余姚方言的语音特点》,《宁波大学学报》,2011-4

21.《江西吴城方言声调的几个特点》,《汉语学报》,2012-2

22.《赣方言语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2-12

23.《宁波腔普通话说略》,《宁波大学学报》,2013-4

24.《鄞州方音的构造与演变》,《语言研究》,2014-1

25.《赣语吴城方言的名词重叠式》,《语言研究》,2017-2

26.《赣语吴城方言中带“得”字的补语》,《宁波大学学报》,2015-3

27.《赣语吴城方言的介词》,《宁波大学学报》,2016-1

中国方言学会会员(2003年);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会员(2004年);浙江省语言学会理事(2012年);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组浙江三潭印月工作坊坊主(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2017年)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各一项,国家语委课题两项,市厅级课题多项。目前主持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课题“濒危汉语方言调查·浙江慈溪燕话”(YB1620A001)、“浙江汉语方言调查·宁海”(YB1704A017)和“浙江汉语方言调查·慈溪(YB1704A005)”。

曾获得浙江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宁波市人民政府重点高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江西吴城方言语音研究》曾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余姚方言志》曾获宁波大学青年学术创新一等奖暨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