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个人简述:
王秀,男,1965年7月生,博士学位,研究员。现工作单位: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工作学习简历:●1990年研究生毕业分配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开始从事科研工作。●1993年4月至1993年12月在加拿大SwiftCurrentResearchCentre进行科研课题的合作研究。●1998年6月至1999年9月在加拿大SwiftCurrentResearchCentre和SaskatoonResearchCentre进行科研课题的合作研究。●2001年6月至今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从事精准农业技术有关的研究工作。
科研工作:
主要科研工作经历:●从1991年起参加中国加拿大政府合作旱地农业项目并负责有关农机具的引进与评价研究工作。●1992年起参加了科研课题“棉花生产机械化及配套机具”课题的部分科研工作。●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完成的科研课题“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及配套机具的研究”在1996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研究主要有如下突破和创新:在国内首次在一年两熟地区同时对小麦和玉米两种作物进行保护性耕作机理与农机化相结合的研究。其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合理利用水资源配肥地力等具有显著的技术及经济效果,为发展可持续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研究为旱区农民提供了一整套农机农艺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并针对旱区特点设计了适合旱区特点的新型农机具,该项成果自推广应用以来已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1996年起在中国加拿大政府合作旱地农业项目二期研究中担任Program2的课题主持人,这其中包括育种、替代作物、土壤耕作、农机具试验商品化和杂草综合控制5个子专题的研究。●1999年底主持完成的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免耕播种玉米不同机械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通过专家组织的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0年起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同小麦割茬高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效应的影响”。●2001年主持国家高技术863项目“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课题的研究工作。●2002年主持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课题“精准农业技术示范“课题的研究工作。●2003年主持国家高技术863项目“城郊型数字农业技术应用与推广”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得的科研奖励“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及配套机具的研究”1996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便携式数字化农业信息技术产品”,20002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精准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六。
教育背景:
教育:1983年9月-1987年7月,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系攻读学士学位(获学士学位)1987年9月-1990年7月,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获硕士学位)1997年9月-2000年8月,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