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王珊珊
  • 所属院校: 大连理工大学
  • 所属院系: 文法学院
  • 职称: 讲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材料表面工程
  • 研究领域: 专利价值评估及运营绿色专利技术及制度研究专利大数据分析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王同敏,男,1971年生,工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大连市顶尖及领军人才。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辽宁省凝固控制与数字化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兼任MCSP凝固模型化系列会议国际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兼任凝固科学与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科学分会理事、上海光源用户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光源用户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科协先进材料联合体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联盟理事等。1991-2000年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2005年先后在日本大阪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回国就职大连理工大学。带领研究组在国内率先开展合金凝固行为同步辐射原位可视化研究,并首次在原位研究中实现了电磁场干预。利用同步辐射成像与衍射等动态分析技术,研究了锡基、铝基、锌基、铜基等合金的凝固行为与电磁调控机理,研究成果入选2010年度“上海光源代表性用户成果”与2012年度“北京光源用户成果Highlights”,研发出合金凝固电磁调控系列专利技术,解决了我国高铁等重大工程中的材料制备难题。以第一或第二完成人先后获得2012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一等奖,2014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全国铸造行业优秀青年人才奖,2016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发表SCI收录论文120篇,EI收录论文150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在读博硕研究生21人,已毕业博硕研究生22人。


科研工作:

1991-2000年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2005年先后在日本大阪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回国就职大连理工大学。带领研究组在国内率先开展合金凝固行为同步辐射原位可视化研究,并首次在原位研究中实现了电磁场干预。利用同步辐射成像与衍射等动态分析技术,研究了锡基、铝基、锌基、铜基等合金的凝固行为与电磁调控机理,研究成果入选2010年度“上海光源代表性用户成果”与2012年度“北京光源用户成果Highlights”,研发出合金凝固电磁调控系列专利技术,解决了我国高铁等重大工程中的材料制备难题。以第一或第二完成人先后获得2012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一等奖,2014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全国铸造行业优秀青年人才奖,2016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发表SCI收录论文120篇,EI收录论文150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在读博硕研究生21人,已毕业博硕研究生22人。


教育背景:

2007.32014.3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科技博士2004.92007.3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科技硕士2000.92004.6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士1997.92000.6大连一中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