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科研工作: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肝胆胰血管外科行政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厦门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厦门市思明区人大代表、福建省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医学博士(北京301医院,黄志强院士)/上海肝脏移植中心博士后,福建省肿瘤防治联盟副主席(主委),海医会海西医药卫生发展中心青工委主委,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胰腺癌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市农工民主党医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全国委员,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胰腺疾病分会常委,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整合康复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腹腔镜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微创胰腺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胰腺疾病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市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经自然腔道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肿瘤学1组同行评议专家,福建省基础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委员,《中华消化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委、《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临床肝胆病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审稿专家,厦门市重点引进人才,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厦门市医学技术拔尖人才,厦门市杰出科技创新人才,享受厦门市政府津贴。目前科室床位44张。
。
承担的科研课题《肝移植胆道并发症及围手术期处理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荣获2007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承担的科研项目《肝门部胆管周围血管丛形态学改变对肝门部胆管及肝脏影响实验研究》荣获2006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所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门静脉动脉化用于肝脏和肝门部战外伤及肝门部胆管癌的系列研究》荣获2008年度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译著《Schiff’s liver disease》/《希夫肝脏病学》(200余万字),荣获2006年度第九届石油与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有关胆管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荣获2013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胆管癌变机制及相关药物筛选基础研究》荣获2013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度厦门市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奖(三年一评),全市各行业共九名。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11项。2015年成立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厦门市胆道疾病重点实验室,并任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普通外科和肝胆胰血管外科工作,有着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擅长肝脏、胆道、胰腺良恶性肿瘤以及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尤其在肝癌综合治疗、胆囊疾病的微创治疗(包括保胆手术)、复杂的胆道外科疾病包括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癌、胆道狭窄,胰头癌累及门静脉血管切除重建,腹膜后肿瘤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经验和手术技巧,在肝脏移植围手术期处理有丰富经验。目前完成了肝脏肿瘤极限肝切除,肝脏尾状叶巨大肿瘤规则性尾状叶切除,肝脏中央区特大型肿瘤精准切除,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特大型肿瘤切除,胰头癌累及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管重建,巨大胸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等疑难疾病手术治疗。
教育背景:
2010年破格提升为厦门大学教授,2012年晋升为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2011年所带的博士后顺利出站(目前在美国NIH),并发表高影响因子的论文。目前所带硕士研究生十名,博士生三名。
1993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普外科获硕士学位(导师为著名普通外科学家何尔斯泰教授),2001年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学习肝脏外科技术,2005年毕业于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导师为“中国胆道外科之父”--黄志强院士),2005年人才引进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2011年3月与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普外科著名陈福真教授一同到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组建肝胆胰血管外科,本人任科室行政主任。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