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赵峰
  • 所属院校: 上海海洋大学
  • 所属院系:
  • 职称: 副研究员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水生生物学
  • 研究领域: 河口渔业生态、鱼类生理生态、保护生物学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河口渔业生态与资源养护利用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涉及水生动物生理生态学、保护生物学、栖息地生态修复、特色品种开发利用等。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863子课题1项、省部委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参加各类研究项目约30余项,曾获上海市、农业部、国家海洋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科技进步奖励12项,参编专著6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5项。中国水产专家库专家、科技部科技平台青年工作组成员,世界鲟鱼保护学会、中国水产学会、上海市水产学会、上海市动物学会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人选。


科研工作:

2004年7月至2007年3月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实习员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东海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12年1月至今东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其中2013年4月起任河口渔业实验室副主任)主要在河口渔业生态、鱼类生态生理与保护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一是,查明了濒危鱼类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洄游习性,阐明了中华鲟幼鱼洄游过程中的渗透调节机制,创建了人工飘浮湿地式人工替代栖息地,研究成果填补了中华鲟幼鱼生活史阶段的研究空白,为长江口中华鲟幼鱼保育及其栖息地生态修复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和研究思路及方法。二是,以海水杂食性鱼类篮子鱼和东海经济鱼类银鲳为研究对象,查明了性腺发育规律及其营养传递途径,建立了性腺发育动态调控技术,发明了高效人工催产助剂和药物配伍技术,突破了全人工繁育技术难关,实现了苗种的批量生产,丰富了海水养殖品种,推动了海水养殖产业结构调整和健康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教育背景:

1997年9月至2001年6月上海水产大学学士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上海海洋大学硕士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上海海洋大学博士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