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白庆利
  • 所属院校: 上海海洋大学
  • 所属院系: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水产养殖
  • 研究领域: 冷水性鱼类良种选育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白庆利,研究员,1962年6月20日生人,1983年9月考入兰州大学生物系动物学专业,1987年6月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证书编号:校毕字8700871号),同年分配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育种研究室工作,参加国家高技术863项目北方鲤鱼基因工程育种研究。1988年8月份在北京农业大学参加基因操作技术培训班获得结业证书。1992年调至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松浦试验站,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研究。2002年11月份在上海水产大学参加农业部渔业局组织的标准化工作导则培训班,获得结业证书。2003年3月调至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试验站任副站长,从事冷水性鱼类养殖及遗传育种研究。2005年考取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生,2007年12月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证书编号:Z1022532008A00002)。2008年在福州参加中国水产学会举办的名优水产品健康养殖与病害防治培训班,获得结业证书。2011年5月任站长,从事冷水性鱼类养殖及遗传育种研究。多年来一直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课题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水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水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为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主持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松荷鲤通过国家原(良)种审定。2011年度获得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文明职工称号。渤海冷水性鱼试验站2011年度获得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文明处室称号。渤海冷水性鱼试验站2012年获得水科院渔业科技促进年科技服务先进集体称号。2012年5月14日至2012年5月20日在北京参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第四期中层干部培训班,并获得驰野公司颁发的拓展证书。


科研工作:

1983年9月考入兰州大学生物系动物学专业,1987年6月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证书编号:校毕字8700871号),同年分配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育种研究室工作,参加国家高技术863项目北方鲤鱼基因工程育种研究。1992年调至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松浦试验站,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研究。2003年3月调至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试验站任副站长,从事冷水性鱼类养殖及遗传育种研究。2011年5月任站长,从事冷水性鱼类养殖及遗传育种研究。多年来一直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课题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水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水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为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主持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松荷鲤通过国家原(良)种审定。主持项目情况:1、主持国家标准散鳞镜鲤标准修订;2、主持水科院基金项目细鳞鱼驯化养殖及繁殖生物学研究;3、主持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高寒鲤新品系繁育技术的研究;4、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黑斑狗鱼繁殖技术研究。参加专著编写情况:1、沈俊宝,张显良主编.引进水产优良品种及养殖技术.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114~117,118~123;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编,淡水养殖实用全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28~132;3、王清印,余来宁,杨宁生主编,中国水产生物种质资源与利用(第I卷),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30~63;4、松荷鲤通过国家原(良)种审定。


教育背景:

1983年9月考入兰州大学生物系动物学专业,1987年6月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证书编号:校毕字8700871号),同年分配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育种研究室工作。1988年8月份在北京农业大学参加基因操作技术培训班获得结业证书。2002年11月份在上海水产大学参加农业部渔业局组织的标准化工作导则培训班,获得结业证书。2005年考取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生,2007年12月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证书编号:Z1022532008A00002)。2008年在福州参加中国水产学会举办的名优水产品健康养殖与病害防治培训班,获得结业证书。2012年5月14日至2012年5月20日在北京参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第四期中层干部培训班,并获得驰野公司颁发的拓展证书。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