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个人简介 张新长,博士,二级教授,博导,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百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客座教授,湖南科技大学“湘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河南大学讲座教授,英国东伦敦大学高访学者(1997.10-1998.10)。现已主持包括: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5项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在内的科研项目70余项,主讲了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和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数字城市》。截止2019年12月底,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1篇,其中有56篇被SCI或EI收录;公开出版的15部书中包括著作4部,教材11部,其中有2部获“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获“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和全国学会科学进步奖17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的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及其他奖项等);软件著作权4项,发明专利4项,并获得2011年度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2014年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5年“夏坚白测绘事业创业创新贡献奖”和“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奖,2019年度“中国智慧城市领军人物”和第二届“广东十大科学传播达人”称号。 专业领域: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理论与技术方法;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主讲课程 本科生:《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数字城市》 研究生:《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教育与工作经历 1978.02-1982.02,武汉测绘学院,获地图制图专业学士学位 1982.03-1985.07,新疆测绘局内业队,助工 1985.08-1987.07,湖北省测绘局制图队,工程师 1987.08-1990.06,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1990.07-1994.02,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图制图系,讲师 1994.03-1997.09,中山大学地理学系/地理信息系统,副教授,室主任 1997.10-1998.10,英国东伦敦大学测量系,高访学者 1998.11-2001.07,中山大学地理学系/地理信息系统,副教授 2001.08-2004.06,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获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博士学位 2004.07-2017.08,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导 2017.09至今,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导,百人计划领军人才 科研项目 [1]2018.10-2022.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B2100702),“城市多规数据融合与动态认知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经费82万元 [2]2017.01-2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453),“保持拓扑关系与几何特征的矢量地图水印纠正方法研究”,经费65万元 [3]2015.01-201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1178),“基于模式识别的多尺度空间数据联动更新关键技术研究”,经费300万 [4]2016.01—2018.1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6A030311016),“基于数据挖掘的多尺度空间数据更新信息的自动识别与传递”,经费30万 [5]2013.01—2015.12,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20120171110030),“多尺度空间数据联动更新方法研究”,经费12万 [6]2012.01-201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71246),“基于多主体系统的区域功能区位选择与演化模拟研究”,经费45万 [7]2010.01-201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971216),“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时空结构变化分析与模拟”,经费35万 [8]2005.01-200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471106),“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土地利用时空结构演变分析模型研究—以广州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被变化为例”,经费32万 [9]2013.01-2015.12,国家863重点项目子课题,“城市复杂时空数据集成分析与空间决策模拟” 【教材著作】 [1]张新长,何显锦。数字城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9月 [2]张新长,辛秦川,郭泰圣,何广静。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 [3]张新长,辛秦川,何广静,郭泰圣。地理信息系统实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2月 [4]张新长,任伏虎,郭庆胜。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北京:《测绘出版社》,2015年9月 [5]张新长,康停军,张青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 [6]马林兵,张新长,任伏虎,郭庆胜。WebGIS技术原理与应用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 [7]邓毛颖,张新长,刘卫,曹凯滨。县域城乡规划信息化体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 [8]张新长,马林兵,张青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3月 [9]张新长,唐力明。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 [10]张新长,马林兵。城市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11]马林兵,张新长,伍绍坤。WebGIS原理与方法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 [12]张新长,马林兵,张青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 [13]张新长,曾广鸿,张青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 [14]张新长。综合信息系统研究,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年7月 [15]张新长。ArcViewGIS应用软件教程,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0年10月 【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 [1]张新长。一种空间数据转换的方法及系统,201510633466X,2019年3月 [2]张新长。一种快速检测空间数据变化更新的方法及系统,201510996883.0,2019年2月 [3]张新长,辛秦川,奚旭,梁伟东。矢量地图的双重零水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服务器,2018107247501,2018年7月 [4]张新长。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地理空间数据动态更新的方法及系统,ZL2010109038437,2018年2月 [5]辛秦川,张新长,何显锦。一种面向地图综合的建筑物群模式识别的方法及系统,2017109679384,20,2017年10月 [6]孙颖,张新长,赵小阳。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语义分割方法,2017113913952,2017年12月 [7]张新长。空间数据自适应动态更新系统【简称:增量更新】V1.0,2016SR024335,2016年2月 [8]张新长。基于AutoCAD的空间数据规整系统【简称:空间数据规整】V1.0,2016SR024330,2016年2月 [9]张新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V1.0,2011SR039063,2011年6月 [10]张新长。地理信息公众服务平台软件V1.0,2011SR039466,2011年6月 获奖情况 【个人荣誉】 [1]中国智慧城市(2019)年度领军人物称号,2019年11月 [2]第二届“广东十大科学传播达人”称号,2019年9月 [3]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奖,2017年6月 [4]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荣誉称号,2017年5月 [5]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称号,2016年11月 [6]夏坚白测绘事业创业与科技创新奖,2015年10月 [7]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4年12月 [8]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十一五”科技项目执行贡献奖,2011年12月 [9]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2011年11月 【科研方面】 [1]面向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信息化测绘关键技术与应用(编号:2019-01-15),2019年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 [2]城乡规划监督测绘全过程智能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8-298),201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3]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智能化构建与应用(编号:2018-01-01-20),2018年中国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2) [4]城乡规划监督测绘全过程智能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7-01-14),2017年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2) [5]面向城乡统筹规划的辅助决策服务平台(编号:2016-2-2602),2016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2) [6]地理空间信息一体化整合及数据库自适应更新研究与应用(编号:B12-2-04-R01),201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1) [7]国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编号:2015-J-25201-02-R06),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6) [8]城市规划业务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编号:2015-247),2015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9]地理空间信息一体化整合及数据库自适应更新研究与应用(编号:2015-01-09),2015年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10]城乡规划业务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编号:B12-0-3-04-R01),2015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1) [11]国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体系(编号:2014-01-00-022014),2014年中国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第3) [12]城市规划业务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编号:2014-01-02-042014),2014年度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13]土地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编号:B12-0-2-01-R02),201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2) [14]东莞市城市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与智能式规划系统平台建设(编号:2013-01-15),2013年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15]基于数字城市建设的“一张图”应用模式研究(编号:2012-01-08),2012年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16]佛山市基础地理信息一体化建设研究(编号:2011-01-02-15),2011年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17]县域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化平台体系创新建设应用研究(编号:2010-01-09),2010年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18]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性研究(编号:2010-02-08),2010年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教学方面】 [1]《慕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获得2019年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GIS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1) [2]《地理信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7年第八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排名第1) [3]《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教育部首批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讲人),2017年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 [4]《地理信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7年首届全国高校GIS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1) [5]教育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优秀教师,2016年 [6]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第一指导老师,2016年 [7]《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中国大学MOOC专栏中正式开课(主讲人),2016年 [8]《数字城市》课程,2014年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评选为“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排名第1) [9]《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体系立体化建设研究》,2014年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排名第1) [10]《数字城市》获教育部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称号(主讲人),2013年 [11]《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体系立体化体系建设研究》,2012年首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 [12]《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学科体系建设研究》,2010年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 [13]《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9年第六届全国优秀测绘教材(省部级)二等奖(排名第1) [14]《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教材,2005年第五届全国优秀测绘教材(省部级)二等奖(排名第1) [15]《探索地理学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2) 个人主页 最新学术研究,论文论著及教学情况请点击张新长老师个人主页 张新长老师个人主页:http://www.sysuzxc.site/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