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孙伟红
  • 所属院校: 上海海洋大学
  • 所属院系:
  • 职称: 高级工程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研究领域: 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控制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孙伟红,女,1977年生,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控制,主要从事水产行业检测技术标准、水产品中渔用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评估、海洋生物与制品活性成分的精准检测、结构解析及转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48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2016年度国家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水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等课题10余项。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5篇,EI3篇;参编专著2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布国家或行业的检测方法标准7项;获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10)和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2)。


科研工作:

2014/01-至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2007/07-2013/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04/07-2007/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实习员(1)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通过隐患排查,梳理出养殖水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并从技术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对于一些可能对消费者存在潜在的安全危害或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还不十分清楚的风险隐患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和预警。系统开展了不同生长期的大菱鲆和海参在养殖过程中对呋喃唑酮和呋喃西林等药物的富集代谢规律进行试验验证,推测禁药可能的添加环节,同时建立了喹噁啉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方法,证明3-甲基喹噁啉-2-羧酸不是喹乙醇在海参体内代谢的特征残留标志物,可以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价禁用药物的安全性;建立了渔用麻醉剂MS-222的检测方法,通过在大菱鲆体内富集消除规律研究,确定了其休药期,为渔用麻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2)标准化研究参与制定10余项国家或行业的检测方法标准,对提升水产品安全检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率先研发了以32种磺胺类、喹诺酮类药物同时测定为代表的多残留检测技术标准,解决了单组份测定中存在的耗时费力、效率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水产品中多氯联苯同系物的分析技术平台,可以同时对150种多氯联苯进行测定,方法检测限达到EPA标准水平;发布的多项标准在农业部兽药残留监控工作中作为指定标准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教育背景:

2010/09-2015/06,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研究生2001/09-2004/06,山东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硕士研究生1997/09-2001/06,莱阳农学院,农学,本科/学士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