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董在杰
  • 所属院校: 上海海洋大学
  • 所属院系: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水产养殖
  • 研究领域: 遗传育种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遗传育种研究室副主任,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顾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宗淡水鱼)岗位科学家,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评价专家,江苏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


科研工作:

1989年7月-1999年6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生物技术室1999年7月-2000年6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信息中心2000年7月-2009年8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教育与培训处2009年9月至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遗传育种室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繁殖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承担过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农转基金项目、农业部重点攻关项目、948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亚洲开发银行区域合作项目、国家留学基金项目等60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创新建立了结合家系选育和BLUP分析的快速高效的鱼类综合选育新技术,遗传进展可达到每代10%,可加快鱼类育种进程,同时有效控制近亲交配,可实现长期选育。运用创新建立的综合选育技术培育出福瑞鲤和吉富罗非鱼中威1号2个国家水产新品种。这一选育技术不仅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且由FAO推荐用于尼泊尔第一个鱼类改良项目。在育种过程中,建立了有效评价和监测育种过程的分子技术,首次将TRAP分子标记引入鲤的种质鉴定研究,为福瑞鲤的品种评估提供了精准的种质鉴定技术。建立了全新的生产优质苗种的扩繁体系,根据系谱资料和估算育种值,运用开发出的近交系数计算软件,挑选扩繁亲本,确保生产出优质的苗种。通过育—繁—推技术集成,为水产养殖良种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创造出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教育背景:

1985年-1989年:南京大学生物学系,理学学士;1998年-2001年: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农学硕士;2008年-2014年: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农学博士。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