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邹炳锁教授,广西大学君武学者C岗。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于1991年10月获博士学位。获奖及荣誉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西“八桂”学者。 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研究生培养 培养博士10人,其中留学生3人,硕士生10余人。 近五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科技部973子课题:低维体系中狄拉克费米子和新奇玻色子量子态(本人独立负责新奇玻色子量子态部分)(2014CB920903) 2、国家重大科学装置武汉强磁场重点项目:强脉冲磁场下稀磁半导体微纳结构中的激子凝聚与调控探测(PHMFF2015010)近五年获得的授权发明专利 1.基于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的多通道电磁波极化滤波器CN201510240565.1 2.侧微腔与金属-介质-金属波导耦合的电磁波多带滤波器CN201310680425.7 3.一种将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用于温度探测CN201410177828.4 4.一种掺杂纳米晶玻璃的制备方法CN201410177799.1 5.一种对半导体纳米晶材料表面进行配体交换的方法CN106129797A 6.基于WS2/石墨烯异质结的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CN106129797A 7.一种含非稀土纳米晶荧光粉的封装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WO2013181926 近五年主要学术贡献如下: ①制备出多种一维半导体纳米结构、光电器件。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包括NL,JACS,Small,ACSphotonics等,培养多位博士和博士后,曾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学生潘安练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②制备新型半导体发光量子点和新型LED器件。发表数篇高被引论文,包括AFM,ACSnano,AngewChime,CM等各种SCI数十篇,有数专利。 ③基于半导体窄带隙半导体量子点和金属纳米晶的太阳能电池与光电探测器。团队成功将自己合成出来的高质量的窄带隙IV-VI族半导体(PbS、PbSe和PbSxSe1-x)量子点应用于光探测器和太阳电池,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发表十余篇SCI论文包括ACSAppl.Mater.Interfa.,Nanotech.等。 ④、新型光电器件理论设计与微纳光子结构加工制作 A)制备有机无机复合薄膜,通过纳米压印等新纳米加工技术制作新型可调谐微纳光学元件,发表论文于Sci.Rep.,OE等。 B)研究新型光子微纳结构中的光子输运原理,设计新型的光电子或量子光电器件,如光梳,布拉格反射镜微腔光调制器,一维线形光波导调制器等,发表论文PRA/APL等多篇。 C)研究新型微纳尺度光电元素分析与探测新原理,开发新型元素分析仪,可以探测分析包括H和碳等低原子序数固体材料元素成分,并未来形成大数据与物联网联通。该产品已经在华电国际集团的多家企业应用,用于煤制检测/污染物和能耗等。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