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李伏生
  • 所属院校: 广西大学
  • 所属院系: 农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水土资源利用与环境、植物营养与施肥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李伏生,男,湖南祁阳人,博士,教授,从1988年起,在原广西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现为广西大学农学院作物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十届、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第九届南宁市政协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西委员会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和第十三届委员、民革广西大学总支主委(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 1985.7毕业于湖南农学院土壤和农业化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88.8.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导师谢建昌研究员。2002.7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土壤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导师康绍忠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8-1998.9在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水土和环境科学研究所从事果树水分利用规律以及节水灌溉管理方面的合作研究。2004.10-12在香港浸会大学从事作物控水与高产优质关系方面的合作研究。 目前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52名(含合作培养6名),博士研究生6名(含硕博连读生2名)和国外访问学者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6名,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主讲课程本科:农田水利学、水土保持学 研究生:土壤物理学、科技论文写作、农业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博士生:高级土壤植物营养学、作物环境及生态研究进展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目前主持广西科技计划-基地和人才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曾主持和参加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863)子课题在内的课题10多项,指导博士生创新项目2项,硕士生创新项目2项。主持的主要课题如下: [1]广西科技计划-基地和人才专项:喀斯特地区节水农业新技术院士工作站能力建设(桂科AD17195060),主持人,2017-2020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薄浅湿晒"与干湿交替灌溉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机制和水氮运筹模式(51469003),主持人,2015-2018 [3]“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863)子课题:糯玉米水肥联合调控技术和模式(2011AA100504),主持人,2011-2015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不同水肥条件下作物根区局部灌溉的效应机制和最佳水肥供应模式研究(50869001),2009-2011主持人研究了不同灌水施肥方式对作物生长、品质、水分和养分利用、土壤碳氮组分和微生物和酶活性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机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为提高南方地区水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2017年研究成果“不同灌水施肥方式作物水分养分高效利用机制与调控模式”获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系统、深入研究了在不同土壤N素和水分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对小麦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机制,所取得的成果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土壤镁素和镁肥施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指导南方地区农业生产镁肥施用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先后在《PlantandSoil》、《AgriculturalWaterManagement》、《AgriculturalandForestMetorology》、《ScientiaHorticulturae》、《JournalofHydrology》、《HydrologicalProcesses》、《IrrigationScience》、《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AtmosphereEnvironment》、《SoilSciSocAmJ》、《FieldCropsResearch》、《IrrigationScience》、《EnvironmentalModelling&Software》及《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0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00篇;EI收录50余篇。在2016年广西大学农业科学学科首次进入全球ESI前1%做出了突出贡献,本人ESI论文51篇(全校242篇),引用总次数766次(全校1748次)。参加专著2本,参编著作4本。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篇,研究生教材1本,本科生教材1本(副主编)。 译文 [1]vonUexküllH.R.,BosshartR.P.(李伏生译).预测钾的需要量.谢建昌,范钦桢,郑文钦等编译:钾的土壤测试与作物反应.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pp16-25 [2]deBeaucorpsG.和LeymonieJ.P.(李伏生译).钾与作物抗霜冻.谢建昌,范钦桢,郑文钦等编译:钾素与作物健康,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pp23-37 教学论文 [1]李伏生,顾明华,张超兰,沈方科,杨美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增刊),252-256 [2]李伏生.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高教论坛,2007,2:85-87 [3]李伏生.专业英语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高教论坛,2004,84(4):68-70,73 [4]范稚莲,莫良玉,李伏生,亢希然.浅谈高等农业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增刊):94-96 [5]范稚莲,杨旦树,符锦,李伏生,黄永禄.结合农科专业特色,探索“三下乡”活动新路子.现代农业科学,2008,8:80-81 [6]范稚莲,李伏生.浅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经验及其提高措施.现代农业科学,2008,9:128-129 教材 [1]李法虎,雷廷武,杨培岭和李伏生编写.土壤物理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8 [2]黄炎和,李伏生等编写.水土保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8 专著 [1]张富仓,胡田田,李伏生等,作物水肥高效利用理论与调控技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2 [2]李伏生(排名第五),广西红壤肥力与生态功能协同演变机制与调控综合报告,科学出版社,2015,11 编著 [1]庞承彰,陆申年,陈惠和,余章机,李伏生.肥料手册.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李伏生(排名第五),广西农业,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2012,6 [3]李伏生(排名第五),广西红壤,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2 [4]李伏生(排名第五),广西生态,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6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