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刘盛东
  • 所属院校: 中国矿业大学
  • 所属院系: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博导
  • 招生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
  • 研究领域: 矿井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仪器研究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刘盛东,男,安徽安庆人,1962年1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2008年担任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地球物理学专业负责人;2008-现在,担任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深部复杂地质环境首席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一、二、三等奖9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项和省特殊津贴。


科研工作: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4项,编写能源行业标准6项。参与完成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研究、973项目的研究,主持完成2项省基金研究和企业科研项目80余项;提出了矿井地震极化偏移成像方法(MSP)、网络并行电法勘探监测技术(AM/ABM)、全空间TEM的孔巷方位识别与地下水渗流物理场监测预警方法等关键技术。目前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研制形成了地震与地电场协同的物探监测硬件与软件系统,包括分布式、基站式地震微震系统,双模式并行地电场勘探监测系统与多通道瞬变电磁过程系统;重点研究地下全空间、固水气多相地质体、工程条件耦合的多场、多尺度地球物理响应与机理,为地下工程的条件评价与现状诊断提供支撑。1项目名称:煤矿深井建设与提升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深井含水层精细探测与注浆关键技术-注浆效果震电磁三场耦合高精度检测技术,来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经费:30.0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子课题负责人,项目编号:2016YFC06009022项目名称:矿井地震精细探查与重大灾害源识别理论与方法,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资助重点项目,经费:240.0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总负责,项目编号:U12612023项目名称:深部地下工程动力灾害智能监测诊断系统,来源:中央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经费:798.0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主持,项目编号:1UGS16054项目名称:深部空间地球物理场及其耦合分析研究,来源: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经费,经费:299.2万元,主要承担工作:总负责,项目编号:SKLGDUEZ11015项目名称:突出煤层掘进巷道瓦斯超前探测技术研究,来源: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经费:175.23万元,主要承担工作:总负责6项目名称:沁南地区煤层气资源勘探与开发三维可视化系统研发及应用项目,来源: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经费:143.5万元,主要承担工作:总负责7项目名称:小构造精细探测技术研究,来源: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经费:60万元,主要承担工作:总负责8项目名称:新景矿瓦斯地质赋存规律及瓦斯地质预测预报-4,来源: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经费:66万元,主要承担工作:总负责


教育背景:

1984年淮南矿业学院煤田地质与勘探本科毕业,1993年地质工程硕士学位,从事矿井与工程地震勘探研究,2001年获得教授职称。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