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何学秋
  • 所属院校: 中国矿业大学
  • 所属院系: 安全工程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博导
  • 招生专业: 工程力学
  • 研究领域: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煤矿煤岩动力灾害预防)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何学秋,1961年生于辽宁,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9),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3),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000),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国家反恐工作协调小组专家组专家(2009),国家安全生产专家(1999),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煤矿安全、矿山动力灾害预防、安全科学与公共安全理论与技术。提出了煤和瓦斯突出机理的“流变假说”和“安全科学的统一理论---安全流变-突变论”;率先开展煤岩动力灾害过程的流变破坏电磁辐射规律研究,发明了非接触电磁辐射法预测煤岩动力灾害的技术和装备。编著出版“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出版规划图书”《中国煤矿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国家高等教育重点规划教材”《安全科学与工程》、《煤岩流变电磁动力学》等10余部专著,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7项。在SafetyScience、Journalofcoalgeology、地球物理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煤炭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190多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150余篇,被CNKI和CSCD检索他人引用2000余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1993),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02,2006),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2008),中国出版政府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二等奖5项,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奖、中国煤炭青年科技奖各1项。


科研工作:

负责承担“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多项。组织开发煤矿安全信息化网络实时监测系统和推广示范。1项目名称:岩爆与突出动力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来源:科技部,经费:533万元,主要承担工作:煤岩动力灾害灾害监测预警2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矿山典型灾害预测控制关键技术装备及示范工程”3完成了煤岩动力灾害多参量分区分级监测预警技术装备等课题,


教育背景:

1990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并获得我国第一个“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博士学位。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