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卓卫东,工学博士,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第13届福建运盛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研究项目18项,产学研合作项目25项,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开发经验。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46篇;著有学术专著《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和研究生教材《应用弹塑性力学》,参编《桥梁设计常用数据手册》、《福建省公路工程水灾害防治技术》,参编行业标准2项,主编地方标准1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地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一、学习和工作经历 1996/09~2000/08 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1988/09~1991/07 北京大学地球动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3/09~1988/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力学专业本科生 2006/08~迄今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2006年6月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2007年7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2000/07~2006/06 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2000年9月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1994/07~2000/06 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讲师(1998年8月土木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991/10~1994/06 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助教 二、教学工作 主讲本科生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桥梁抗震与抗风设计》 主讲硕士生课程:《弹塑性力学》 主讲博士生课程:《工程抗震理论》 福建省首批优质硕士学位课程《弹塑性力学》负责人 福州大学重点课程《弹塑性力学》负责人 三、荣誉称号及获奖 1.第四届福州大学“阳光奖教金”,2019年 2.乌龙江大桥复线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2名),2014年 3.乌龙江大桥复线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福州市科技进步术奖一等奖(第2名),2014年 4.《新型建筑材料》开放式实验教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2名),2014年 5.信息不完备下结构状态监测与安全评价关键技术.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3名),2013年 6.泉州晋江大桥引桥隔震设计技术研究. 泉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3名),2010年 7.福建省公路危桥病害分析与技术改造研究.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4名),2008年 8.第13届福建运盛青年科技奖,2006年 9.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体系静动力性能研究.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3名),2005年 10.泉州后渚大桥五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结构分析与测试.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2名),2005年 11.泉州后渚大桥防撞岛模型试验与大型空间有限元仿真分析.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2名),2004年 12.福州大学优秀教师,2004年 13.桥梁抗震理论与应用. 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第6名),2000年 14.斜拉桥塔梁固结区与斜拉索锚固区受力特性研究. 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4名),1999年 15.同济大学李国豪奖励基金一等奖,1998年 16.福州大学1995-1996学年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一等奖,1996年 17.福州大学曹挺光教学奖,1996年6月 18.福州大学1994-1995学年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三等奖,1995年 四、主要科研项目 1.钢管混凝土柱-软钢消能部件组合式高墩的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180),2019-2022 2.具有地震可恢复性的全预制装配式城市桥梁研发. 福建省科技厅高校产学合作项目(2019Y4003),2019-2022 3.福州市新店外环路西段道路工程全预制装配式城市桥梁研发. 福州市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2019-2020. 4.新型钢管混凝土柱-软钢消能器组合式高墩研发.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803),2016-2019 5.强震作用下海底隧道多场耦合破坏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8157),第2名,2016-2019 6.公路黏土路基填方压实施工技术研究.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616),2016-2019 7.基于实测车辆荷载模型的在役桥梁使用性能评估与多阶段管养对策研究.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201414),2015-2017 8.增大截面法加固RC柱考虑二次受力的受压承载力及延性的试验研究. 厦门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2014-2-8),2014-2016 9.福建省高速公路弯梁桥爬移机理与对策研究.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201304),2013-2015 10.基于物联网的桥梁结构安全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 福建省交通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201242),2012-2015 11.福建混凝土桥梁防裂对策及预防性建养关键技术研究.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12-2015 12.考虑地震动空间非一致性的地铁地下结构数值分析模型与高效算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108088),第2名,2012-2014 13.混凝土曲线箱梁桥的局部和整体冲击系数计算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108086),第2名,2012-2014 14.公路斜交梁桥震害机理与抗震设计研究.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2014 15.公路桥梁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关键理论问题研究.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专项科研基金(20113514110003),2011-2014 16.乌龙江大桥改造及接线拓宽工程关键技术和施工监控研究. 福州市公路局,2009-2012 17.福建省通航流域公路桥梁船撞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 福建省交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9-2010 18.混凝土桥梁全寿命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福建省交通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2008-20010 19.西部地区公路桥梁延性抗震机理与高墩抗震设计方法、减震措施研究.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81253,子课题负责人),2007-2010 20.生命线桥梁工程的特殊抗震问题及抗震加固实用技术研究. 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TW2006-28),2007-2009 21.平潭海峡大桥主桥抗震研究. 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2007 22.城市互通立交桥梁抗震性能研究.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2007 23.公路斜交桥简化抗震性能设计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478002),2005-2007 24.厦门公铁大桥公路桥工程抗震研究专题. 厦门路桥投资公司,2005-2006 25.福建省公路危桥病害分析与技术改造研究. 福建省公路管理局,2004-2006 26.泉州晋江大桥设计攻关技术研究——抗震研究专题. 泉州市交通局,2004-2005 五、主要论著 (一)专著与教材 1.福建省公路工程水灾害防治(副主编)[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2.卓卫东. 应用弹塑性力学(第二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 3.卓卫东. 应用弹塑性力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桥梁设计常用数据手册(参编)[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5.范立础,卓卫东. 桥梁延性抗震设计[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六、编制标准 1.CJJ/T 239-2016. 城市桥梁结构加固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参编,负责编写城市桥梁抗震加固部分),2016. 2.BD35/T 1110-2011. 福建省公路工程水灾害防治技术规范. 福建省地方标准,2011.03.07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