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胡红莉
  • 所属院校: 福建农林大学
  • 所属院系: 植物保护学院
  • 职称: 讲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1.菌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学研究(包括炭疽菌、疮痂病菌、类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等); 2.疮痂病菌基因组学研究; 3.木材腐朽菌(包括褐根病菌(Phellinusnoxius))研究。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胡红莉,博士,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学习与工作简历 2010.11至今,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师 2018.01-2019.06,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访学 2012.02-2012.08,香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AssistantResearcher) 2011.03-2011.08,香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AssistantResearcher) 2010.08-2010.10,香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AssistantResearcher) 2008.12-2009.02,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交流学习 2005.9-2010.3,香港大学真菌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4.9-2005.04,香港大学,交流学习 2002.9-2005.7,西南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0.09-2002.07,西南林学院,辅修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 1998.9-2002.7,西南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获学士学位 承担教学课程 1.留学生研究生课程:《PlantMycology植物真菌学》,《AdvancedMolecularBiologyExperiments高级分子生物学实验》; 2.研究生课程:《植物病原学》、《植物真菌学》; 3.本科生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等。 近年来主持的科研项目 1、基因组水平上痂囊腔菌属真菌的系统发育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9.01-2022.12,主持; 2、棕榈科植物病害鉴定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厦门绿化管理中心项目,2017.10-2020.09,主持; 3、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痂囊腔菌属真菌的系统发育研究,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度(第一批)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2017.01-2019.12,主持; 4、福州植物园樟科植物病害调查及病原菌鉴定,福州植物园项目,2015.12-2016.11,主持; 5、福建经济作物上炭疽菌研究,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项目,2011-2014,主持; 6、福建主要经济作物上炭疽菌(Colletotrichum)的调查和鉴定,福建农林大学青年教师基金,2011-2014,主持。 近年来主持或参加的教改项目 1、2016年校级研究生教改项目,《植物菌物学》双语教学改革构想,主持; 2、2016年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普通植物病理学》菌物部分的微课视频制作与应用,主持; 3、2012年校级研究生教改项目,学术型留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主持; 4、2016年省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数字化实验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材为例,参与; 5、2016年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植物病毒实验教学视频制作,参与。 指导学生参加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1、2019年校级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福建省多种经济作物痂囊腔菌属的分类研究; 2、2018年校级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厦门植物园棕榈科植物病害调查及病原菌鉴定; 3、2017年校级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福州常见园林植物煤烟病调查及病原菌鉴定; 4、2016年校级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福建芒果炭疽菌的种类多样性研究; 5、2015年校级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福建花生疮痂病菌的种类和种内变异研究。 获奖情况 1.2017年01月,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英龍教学大比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决赛”三等奖; 2.2016年01月,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英龍教学大比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决赛”三等奖; 3.2016年01月,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第二届“英龍”学术沙龙青年教师科研成果墙报展二等奖; 4.2015年01月,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英龍教学大比武二等奖; 5.2014年01月,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2013年度青年科研新星三等奖; 6.2011年12月,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青年教师“最佳一课”竞赛二等奖。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