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科蓝公众号
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陈赤,男,1971年出生,博士,现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ofMinnesota)食品与营养系副教授,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发表SCI论文70余篇,文章被他人引用7000余次。 (二)主要研究成果 1.发现并确认一个新的酒精代谢产物(乙酰牛磺酸),并解析其在体内合成通路。该代谢物在尿中水平可作为一个有效的生物标记物以显示体内醋酸的水平。 2.解析了可卡因在大鼠和小鼠中不同的代谢通路,并证明其在小鼠中的代谢更近似于其在人体中的代谢。另外,发现可卡因诱导的肝毒性与抑制脂肪酸代谢有关。通过改善脂肪酸代谢,可抑制可卡因肝毒性。 3.建立一个化学衍生方法(2-hydrazinoquinoline)以方便同步检测醛、酮和酸类代谢产物。该方法的可行性在一个化学诱导的一类糖尿病模型中已被证实。 4.利用代谢组学方法,检查了在猪饲料中添加干燥精馏谷物可溶性残留物(DryDistillersGrainSoluble:DDGS)的代谢效应。该研究发现其硫成份可在猪体内转化成含硫抗氧化剂,从而避免了DDGS中氧化脂质对猪体内抗氧化系统和维生素E的负面影响。 5.利用代谢组学方法,检查了在猪饲料中添加油炸食物废油的代谢效应。该研究发现喂废油可诱发肝增生并诱导激活PPARα相关的代谢通路。 6.通过比较伪膜性结肠炎(C.difficile)患者在粪便移植前后的粪便样品,发现粪便移植对胆盐代谢的巨大影响,该结果已被应用于解释粪便移植对伪膜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