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陈立松
  • 所属院校: 福建农林大学
  • 所属院系: 资源与环境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植物营养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陈立松,男,湖南涟源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果树专业;1991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获硕士研究生;1997年毕业于福建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在职博士生),获博士学位。1998年3月-2000年3月在日本佐贺大学(SagaUniversity)做博士后研究(JSPS);2002年6月-2004年1月、2006年5月-2006年11月和2014年9月-2014年11月先后三次去美国Cornell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 毕业研究生、论文及获奖情况: 硕士: 王纪忠(果树):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树体营养与成花逆转的关系,2004年6月毕业,第二导师 韩霜(果树):缺硼对柑橘生理生化的影响,2007年6月毕业 杨林通(果树):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酸含量及相关酶基因的表达,2008年6月毕业 谢成宇(果树):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NADP-ME和PEPC基因的表达,2008年6月毕业 唐宁(果树):磷铝与硼铝互作对柚叶片和根系有机酸代谢的影响,2009年6月毕业 李情(果树):锰毒对酸柚光合作用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2010年6月毕业(2009-2010学年“超大奖研金”一等奖) 杨刚华(植物):柑橘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和有机酸代谢对缺镁的响应,2011年6月毕业 郭朋(果树):基于cDNA-AFLP的硼毒下柑橘根叶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2013年6月毕业 桑雯(果树):硼毒下柑橘根叶蛋白质组学研究,2013年6月毕业 彭昊阳(植物):缺镁胁迫下雪柑根叶蛋白质组学研究,2013年6月毕业(2012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金2万元) 周陈平(果树):锰毒下柑橘叶片cDNA-AFLP分析,2014年6月毕业(2013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金2万元) 游翔(植物):锰毒害下柑橘根蛋白质组的研究,2014年6月毕业(2013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金2万元) 廖心妍(农业资源与环境):不同砧穗组合对柑橘耐铝性的影响,2015年6月毕业 王柳清(农业资源与环境):硼铝互作下酸柚叶片cDNA-AFLP分析,2015年6月(2015年福建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周新星(农业资源与环境):硼铝互作下酸柚根cDNA-AFLP分析,2015年6月毕业 徐婧(农业资源利用):缺镁对雪柑元素含量及根叶解剖结构的影响,2015年6月毕业 李欢(农业资源与环境):铝毒下耐铝性不同的两个柑橘品种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2016年6月毕业(2015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金2万元) 李重(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壤和采收季节对三个产地宁夏枸杞活性成分的影响,2016年6月毕业 李春平(农业资源与环境):雪柑实生苗根及上下部叶对缺镁的生理生化响应,2017年6月毕业 梁玮玮(农业资源与环境):雪柑根系缺镁响应microRNA分离和鉴定,2017年6月 龙安(农业资源与环境):2018年6月毕业(2017年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金2万元) 博士: 江寰新(生物学):铝胁迫对柚营养和光合的影响及磷硼对铝毒的调控,2009年6月毕业 林郑和(园艺):茶树对缺磷的生理生化反应与适应,2009年12月毕业(2012年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三等奖) 杨林通(园艺):柑橘耐铝机理及磷和一氧化氮对铝毒的调控,2011年12月(2010-2011学年“超大奖研金”二等奖) 卢艺彬(农业资源与环境):雪柑实生苗生理生化及基因和microRNA表达对缺硼的响应,2015年6月毕业(2014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金3万元) 黄镜浩(生物学):柑橘显微结构和miRNA对硼毒害的响应(AnatomyandmicroRNAexpressionofCitrusseedlingsinresponsetolong-termborontoxicity)2017年6月 郭朋(农业资源与环境):2018年6月毕业(2015,2016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金3万元;2017年福建农林大学校严家显最高奖学金,奖金2万元);“cDNA-AFLPanalysisrevealstheadaptiveresponsesofcitrustolong-termboron-toxicity”荣获2014年度“杨氏果业青年创新奖”(全国共10人),并获得10000元的奖金。 其他荣誉: “水分胁迫下荔枝的生理生化变化”获2001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2002年获第六届福建青年科技奖; “不同类型CAM植物和菠萝叶片不同组织生理生化研究”获2005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龙眼、葡萄缺素(Mg、N、Fe)胁迫生理研究”获2006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柑橘叶光合对铝硼锰胁迫的响应及苹果果实光合研究”获2014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014年“中国柑橘学会第五届理事”; 2017年1月: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九届理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三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编号:(2010)0494号; 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编号:2010 013 013 “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2011 2016)岗位科学家 《BMCPlantBiology》Associateeditor(Plant-abioticinteractions),2016年2月-现在; 《福建果树》(现《东南园艺》)编委(2006年元月-现在); 《中国南方果树》编委(2012年元月-现在); 《PlantJournal》、《BMCGenomics》、《PhysiologiaPlantarum》、《FoodChemistry》《PLoSONE》等杂志的审稿专家。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