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魏宝仁
  • 所属院校: 复旦大学
  • 所属院系: 现代物理研究所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高电荷态离子、电子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过程的实验研究。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14.12 – 现在]研究员,复旦大学 [2009.6 – 2014.11] 副研究员,复旦大学 [2007.8 – 2009.5]讲师,复旦大学 [2005.8 – 2007.8]博士后,复旦大学 [2002.8 – 2005.7]理学博士,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02.9 – 2005.3]理学博士,法国里昂第一大学 [2000.8 – 2002.8]研究生,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96.9 – 2000.7]理学学士,内蒙古民族大学物理系 2005年开始复旦大学工作,主要负责电子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工作,主持研制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冷靶反冲离子动量谱仪。2009年首次实现了上海EBIT阱区离子的引出,2010年为开展低能电子与碳氢分子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工作,建立了低能超短脉冲电子束系统。过去几年中,以主要人员身份参加了课题组的多项国家重点项目,以课题负责人承担了自然基金委青年项目和国际原子能机构项目。作为主要学术骨干参加2009年科技部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研究发展专项。2011年获得复旦大学首批“卓学计划”人才项目支持。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与同事合作发表论文近30篇。 招收原子分子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欢迎感兴趣的博士后加入。 科研项目: 2019.01~2022.12,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重离子与原子分子碰撞过程中电荷交换反应绝对截面的精密测量,项目负责人。 2017.06~2022.06,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电荷态离子非平衡动力学时空演化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2017.01~2020.12,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全息动量成像谱仪的电子作用下分子解离过程研究,项目负责人。 2010.01~2012.12,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全息动量成像谱仪的负离子与原子反应过程研究,负责人。 2009.06~2014.06,国际原子能机构,基于动量谱仪的电子与原子、离子和分子相互作用过程研究,负责人。 2012.01~2014.12,复旦大学“卓学计划”。 2015.01~2019.12,科技部,面向核聚变的原子分子数据库的数据验证及修正,学术骨干。 2009.08~2012.07,科技部,边界等离子体基本过程的实验和模拟研究,学术骨干。 学术会议报告: Fragmentation mechanisms for Methane induced by electron impact, 2015年7月30日-8月1日,西班牙圣巴斯蒂安,“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2e), DOUBLE PHOTO-IONIZATION AND RELATED TOPICS” FRAGMENTATION MECHANISMS FOR METHANE INDUCED BY 55 EV, 75 EV AND 100 EV ELECTRON IMPACT, 31st Aug. ~ 5th Sept. 2014, San Carlos de Bariloche, Argentina.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Physics of Highly Charged Ions The 3rd Research Coordination Meeting (RCM) of the CRP on Light Element Atom, Molecule and Radical Behaviour in the Divertor and Edge Plasma Regions,20-22 March 2013, IAEA, ‘The Dissociation Process of Hydrocarbon Molecules Impact by Low Energy Electron’ the 3rd Sino-German Workshop on Plasma-Wall Interactions,大连,2012.11.6~11, ‘The Dissociation Process of Hydrocarbon Molecules Impact by Low Energy Electron,’ 中国物理学会2012年秋季学术会议,广州,2012.9.20~23, ‘低能电子与碳的氢化物分碰撞过程研究’ The 2nd Research Coordination Meeting (RCM) of the CRP, 23-25 May 2011, IAEA, Vienna, ‘Progres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 and molecule in Fudan University’ the First Research Coordination Meeting of the Coordinated Research Programme (CRP) on Light Element Behaviour in the Divertor and Edge Plasma Regions, 18-20 Nov. 2009, IAEA, ‘Studie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e- and molecules based on a reaction-microscope’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