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余冉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 系主任 199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并免试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2002年获东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美国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美国Columbia University地球与环境工程系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和承担完成了多项美国国家环保局、美国水环境研究基金、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渔业与野生生物基金和美国能源部Argonne国家实验室资助项目,主要从事污染场地地下水的生物固定化与修复技术、水处理生物脱氮技术与氮氧化物温室气体减排调控以及重金属和纳米颗粒污染物的影响评价相关研究。 2011年2月被东南大学作为海外人才引进。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环保厅环保科研重点课题1项、江苏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1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及其他多项基金项目,参与及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若干项。目前已发表论文74篇,被SCI收录48篇。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授权4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同时多次获校教学奖励金,所指导学生参加的国家级、江苏省与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现为南京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南京市知联会社会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会理事、江苏省环境诱变剂学会模式生物毒理学专委会委员、南京市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教学课程 1、本科生课程: 《排水沟道》、《环境生物技术与应用(全英文)》(东南大学第一批全英文精品课程立项建设项目、校级教学改革与研究立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2、研究生课程:《高等环境化学(全英文)》 科研 教改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三角农药污染场地强化修复及安全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 2018YFC1803104 ),子课题负责,2019.1-2022.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蛭弧菌对污泥的生物裂解脱水减量并协同削减抗生素抗性基因作用与机理(51878145),主持,2019.01-2022.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颗粒对生物脱氮系统的联合胁迫效应与群体感应耦合调控作用研究(51678134),主持,2017.01-2020.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污水生物处理中纳米颗粒对典型亚硝酸菌的毒性效应与机制(51208092),主持,2013.01-2015.12 ·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噬菌微生物对 MBR 系统污泥原位减量与膜污染控制的耦合调控应用研究(BE2019709),主持,2019.7-2022.6 · 江苏省环保科研重点课题:市政污泥生物裂解安全减量处置新技术及其应用示范(2017006),主持,2017.12-2019.11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纳米颗粒胁迫下活性污泥系统氮氧化物生成释放与调控(BK20171154),主持,2017.07-2020.6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水处理中纳米颗粒及其联合效应对亚硝酸菌的毒性与机制(BK2012124),主持,2012.7-2015.6, · 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污泥生态友好型裂解脱水减量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1716003),主持,2017.8-2019.7 ·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污水处理中典型纳米颗粒对亚硝酸菌的毒性胁迫和菌群功能修复特性与机制(6203000015),主持,2013.01-2015.12 · 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监测自然衰减技术在氯代有机物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主持,2014.7-2016.6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蛭弧菌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与机理研究,主持,2014.1-2015.12 · 南京城市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餐厨垃圾处理工艺及相关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主持,2019.5-2019.12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微生物制药菌渣中典型药残物的分析测试方法,主持,2011.10-2012.11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微藻固定烟气CO2和净化废水的复合减排技术(2016YFB0601003-01),参与,2016.7-2020.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阳极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强化与机制(51578132),参与,2016.01-2019.12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域城乡统筹供水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2014ZX07405002),参与,2014.01-2017.12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竺山湾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集成研究与工程示范(2012ZX07101-005),参与,2012.1-2015.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双污泥反硝化除磷-诱导结晶磷回收新工艺研究(51078074),参与,2011.1-2013.12 · 国家科技支持计划:皖江示范区村镇小康住宅优化设计、绿色节能和宜居社区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3BAJ10B12),参与,2013.1-2016.12 专利申请 部分专利: ·一种基于小球藻老化液循环再利用处理的物化组合工艺[P].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1431598.4 ·一种提高污水生物脱氮系统抗重金属污染物冲击负荷的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1298332.7 ·一种可降解重质原油的石油降解菌及其分离方法与应用[P].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0896351.3 ·一种同步缓解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与控制污泥产率的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0807414.3 ·一种通过微生物裂解反应提高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装置及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710391568.4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valuation Opeation Conditions in a Bioreactor Using Gene Expression and Abundance Tracking (PCT/US2008/078921);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hieving Partial Nitrification in a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Reactor (PCT/US2008/078929) 荣誉 奖励 1.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B类),2019年7月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一等奖,2019年9月 ·东南大学闵瑜校友奖励基金,2019年6月 ·第十四届固体废物管理与技术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2019年3月 ·江苏省妇女第十三届代表大会代表,2018年12月 ·东南大学焦廷标奖教金,2018年6月 ·东南大学教学奖励金二等奖,2017年8月 ·《净水技术》第三期高校优秀论文奖与优秀指导奖,2017年3月 ·第十一届固体废物管理与技术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2016年10月 ·东大能源奖教金,2015年6月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2014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证书号02-050-4,第四完成人,江苏省科技厅,2004年 指导学生 2011级 - 硕士:宿茫茫、马珊珊 2012级 - 硕士:陈良辉、刘美婷、鲍王波 2013级 - 硕士:吴俊康、李传扬、陈然然、赵娟 2014级 - 博士:Leena Bajracharya;硕士:张诗文、吉红军、段会英 2015级 - 博士:吴俊康;硕士:常岩、周骞骞 2016级 - 博士:张晓东;硕士:陈舟凯、朱中强、袁展 2017级 - 博士:叶金宇;硕士:高欢、何雪、张涛、凌峰 2018级 - 博士:王启昌;硕士:崔婷婷、祝冲之、高磊、崔崟、张靖雪、罗默也 2019级 - 博士:高欢;硕士:薛梦婷、阎春辉、谢林培、李盼盼、汪润民、李晓峰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