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王培红
  • 所属院校: 东南大学
  • 所属院系: 能源与环境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热力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 热力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王培红 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培红,男,工学博士。现任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大-科远能源系统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住建厅节能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能源研究与利用》、《电力与能源》编辑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火电厂热力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热力设备状态检测与诊断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主持或为主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为主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基础理论研究项目;承担并完成火电机组性能分析与优化、厂级信息系统等工程应用研究项目。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20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40余篇;编著出版6本教材和专著。培养近百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从事区域能源和经济领域的研究,先后承担江苏省经信委“江苏省十一五节能战略研究”、“江苏省十二五节能战略研究”、“江苏省十二五工业节能战略研究”;江苏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江苏省省级机关十一五节能规划”、“江苏省公共机构能耗定额研究”、“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江苏省地方标准)”等软课题研究工作。 教学课程 一、本科生课程: (1)热力发电厂; (2)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二、研究生课程: (1)火电厂热系统分析与经济运行; (2)电站热力系统设计; 科研 教改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6028,燃煤火电机组煤粉浓度超声检测机理与方法研究,2015.01-2018.12,主持(已结题) [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参加,2015BAA03B02,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系统节能监测与优化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04-2017.12,参加(已结题)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036002,热力发电系统节能与优化控制基础研究,2011.01-2014.12,参加(已结题)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376011,热力设备实时数据中知识学习与挖掘算法研究,2004.01-2006.12,主持(已结题) 专利申请 1、王培红, 刘朝阳, 苏志刚, 孙文, 赵佳骏, 非再热机组有疏水冷源损失时回热作功比与回热增益率测定方法, 授权, 2014.12.19-2034.12.18, ZL201410800503.7 2、王培红, 陈小龙, 赵刚, 郑卫东, 顾玉顺, 非再热机组有加热器散热损失时回热作功比与回热增益率测定方法, 授权, 2014.12.19-2034.12.18, ZL201410799560.8 3、王培红, 江承潮, 郝勇生, 赵佳骏, 孙文, 非再热机组有电动泵时回热作功比与回热增益率测定方法, 授权, 2014.12.19-2034.12.18, ZL201410800543.1 4、王培红, 郑卫东, 赵刚, 陈小龙, 顾玉顺, 再热机组有汽动泵时回热作功比与回热增益率测定方法, 授权, 2014.12.19-2034.12.18, ZL201410798137.6 5、王培红, 孙文, 苏志刚, 刘朝阳, 赵佳骏, 再热机组有疏水冷源损失时回热作功比与回热增益率测定方法, 授权, 2014.12.19-2034.12.18, ZL201410800500.3 6、王培红, 张骞, 郝勇生, 苏志刚, 赵刚, 一种基于特性系数的单抽供热机组热电负荷分配方法, 授权, 2015.05.27-2035.05.26, ZL201510280038.3 7、王培红, 周志成, 韦思超, 苏志刚, 郝勇生, 一种锅炉排烟热损失的测定方法, 授权, 2015.09.08-2035.05.26, ZL201510567078.6 8、王培红, 王德鹏, 赵刚, 苏志刚, 郝勇生, 一种火电机组给水流量测定方法, 授权, 2015.05.27-2035.05.26, ZL201510279363.8 9、王培红, 韦思超, 张骞, 苏志刚, 郝勇生, 赵刚, 一种再热冷段双回热加热器再热蒸汽流量的测定方法, 授权, 2015.05.27-2035.05.26, ZL201510279361.9 10、王培红, 赵佳骏, 郝勇生, 江承潮, 孙文, 再热机组有加热器散热损失回热作功比与回热增益率测定方法, 授权, 2014.12.19-2034.12.18, ZL201410799259.7 11、王培红, 权学森, 苏志刚, 顾玉顺, 郑卫东, 非再热回热复合循环机组的热耗率测定方法, 授权, 2014.12.19-2034.12.18, ZL201410797015.5 12、王培红, 赵欢, 刘莎, 苏志刚, 王一凡, 电站锅炉效率与燃煤热值、灰分和水分的同步测算方法, 授权, 2011.11.11-2031.11.10, ZL201110358714.6 13、王培红, 钱瑾, 刘莎, 苏志刚, 彭献水, 基于能量平衡的火电机组低加系统疏水泵流量测算方法, 授权, 2009.12.25-2029.12.24, ZL200910264513.2 14、王培红, 王泉, 许寅, 李兵, 殷捷, 汽机带蒸冷和疏冷器加热器出水及疏水温度测算方法, 授权, 2010.04.16-2030.04.15, ZL201010150290.X 15、王培红, 刘莎, 钱瑾, 苏志刚, 彭献水, 基于独立低加疏水泵流量软测量的泵效率测算方法, 授权, 2009.12.25-2029.04.15, ZL200910264514.7 16、王培红, 王泉, 李兵, 殷捷, 许寅, 汽机带疏水冷却器的加热器出水及疏水温度测算方法, 授权, 2010.04.16-2030.04.15, ZL201010150246.9 17、王培红, 刘莎, 钱瑾, 苏志刚, 彭献水, 基于疏水泵流量软测量的泵效率测算方法, 授权, 2009.12.25-2029.12.24, ZL200910264511.3 18、王培红, 钱瑾, 刘莎, 苏志刚, 彭献水, 基于能量平衡的火电机组独立低加疏水泵流量测算方法, 授权, 2009.12.25-2029.12.25, ZL200910264512.8 19、王培红, 王泉, 殷捷, 许寅, 李兵, 汽机带蒸汽冷却器的加热器出水及疏水温度测算方法, 授权, 2010.04.16-2030.04.15, ZL201010150270.2 20、苏志刚, 张骞, 韦思超, 赵刚, 王培红, 郝勇生, 一种再热冷段单回热加热器再热蒸汽流量的测定方法, 授权, 2015.05.27-2035.05.26, ZL201510280776.8 荣誉 奖励 1、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项 2、安徽省科技进步奖1项 指导学生 01、1996,朱玉娜,《大型电站汽轮机的性能监测模型研究及应用》(1999.3) 02、1997,李又奎,《大型汽轮机组经济性分析与优化》(2000.3) 03、1997,张小桃,《单元机组运行经济性在线数学模型研究》(2000.3) 04、1998,樊沛,《数据挖掘在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2001.3) 05、1998,阮丽婷,《火电机组性能优化与故障诊断在线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2001.3) 06、1999,贾俊颖,《供热机组间热电负荷调度优化优化算法研究》(2002.4) 07、1999,金旭英,《基于B-S结构的火电机组运行性能监测研究》(2002.4) 08、2000,李磊磊,《锅炉燃烧优化的神经网络方法研究》(2003.4) 09、2000,吕沥锋,《供热机组负荷分配软件支撑系统的研究》(2003.4) 10、2001,董益华,《大型供热机组性能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2004.3) 11、2001,陈强,《热工过程中的数据校正和多目标优化研究》2004.3) 12、2002,李琳,《单元机组性能在线监测系统开发及电站运行数据的知识发现研究》(2005.3) 13、2002,冯泽磊,《电站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和寿命管理在线监测软件开发》(2005.3) 14、2002,付小军,《火电厂负荷经济调度及报价策略的研究》(2005.3) 15、2003,吴超,《电力市场报价方案的预测和优化》(2006.4) 16、2003,楼可炜,《基于预测的电力市场报价方案评估与决策》(2006.4) 17、2004,兰立君,《火电厂汽轮机真空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的研究及应用》(2007.4) 18、2004,陆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燃机转速及主汽温的先进控制策略研究》(2007.4) 19、2005,江峰,《基于火电机组实时信息的性能监测模型及算法研究》(2008.5) 20、2005,吴正勇,《燃煤电站锅炉受热面灰污在线监测及优化吹灰的研究》(2008.5) 21、2005,潘加磊,《母管制供热机组经济负荷优化分配的算法模型研究》(2008.5) 22、2006,张科,《大容量燃煤锅炉机组的性能监测与耗差诊断算法模型研究》(2009.5) 23、2006,陈塞云,《汽轮机特性模拟及耗差分析模型研究》(2009.5) 24、2006,石丽娜,《300MW火电机组冷端设备性能分析与优化的研究与应用》(2009.5) 25、2007,金晓雷,《火电厂负荷优化分配的算法研究》(2010.4) 26、2007,朱芳,《汽轮机组性能计算平台及耗差建模方法研究》(2010.4) 27、2007,王庆,《汽轮机组耗差计算模型支撑软件的开发》(2010.4) 28、2008,李兵,《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研究》(2011.5) 29、2008,许寅,《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及其经济性的研究》(2011.5) 30、2008,殷捷,《大型电站锅炉性能在线监测模型研究》(2011.5) 31、2009,唐菲菲,《太阳能槽式直接蒸汽发电系统性能研究》(2012.6) 32、2009,胡恩俊《基于人工智能及火焰图像的锅炉燃烧状态诊断方法研究》(2012.6) 33、2009,张怀宝,出国攻读博士学位 34、2010,张元舒,《大型电站锅炉燃烧特性预测及烟气氧量优化的研究》(2013.5) 35、2010,赵秀雅,《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研究》(2013.5) 36、2010,赵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经济学结构理论分析》(2013.3) 37、2010,葛举生,《大型供热机组性能分析与负荷优化调度算法研究》(2013.5) 38、2011,娄清辉,《汽轮机回热加热器多维度状态评估方法研究》(2014.5) 39、2011,陈志鹏,《基于煤粉锅炉声波测温技术的温度场重构算法研究》(2014.5) 40、2011,李存霖,《电站磨煤机一次风管道风粉浓度及煤粉量检测方法研究》(2014.5) 41、2011,张骞,《供热机组通用建模与负荷优化方法研究》(2015.6) 42、2012,黄静(专硕)《基于在线清洗的凝汽器性能分析与优化》(2014.6) 43、2012,王德鹏,《汽轮机阀门管理优化研究》(2015.7) 44、2012,韦思超,《基于现场总线的锅炉监控仪表设计研究》(2015.6) 45、2012,周志成,《基于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的垃圾焚烧炉燃烧状态诊断研究》(2015.6) 46、2013,赵佳骏,(专硕)《基于投入产出法的钢铁企业能耗分析模型研究》(2015.6) 47、2013,郑卫东,《分布式能源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2016.5) 48、2013,孙文,《分布式能源系统建模仿真及特性研究》(2016.5) 49、2013,顾玉顺,《钢铁企业副产煤气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2016.5) 50、2014,江承潮,《基于大用户能效的需求响应系统研究》(2017.6) 51、2014,刘朝阳,《CFB锅炉效率与机组变负荷速率特性研究》(2017.7) 52、2014,权学森,《电站辅机异常状态识别算法研究》(2017.6) 53、2015,蔡莼莼,《供热机组的特性建模及其在运行分析与优化中的应用》(2018.6) 54、2015,潘晗,《基于超声的气固两相流浓度检测方法研究》(2018.6) 55、2015,赵阳,《证据回归建模方法研究及其在热工对象中的应用》(2018.6), 56、2015,闫磊,(专硕)《复杂系统多能源介质的优化调度》(2018.3) 57、2015,卜欢欢,(专硕)《基于热经济学的汽轮机低负荷下的参数联合优化》(2018.6) 二、指导非全日制工程硕士 01、1998,喜奕,《利港电厂经济性分析与优化计算模型的研究》(2001.4) 02、2000,杨圣春,《电站锅炉燃煤结渣性预测及诊断软件研究》(2003.4) 03、2000,朱志,《热网热量计量系统应用研究》(2004.4) 04、2000,林嘉华,《供热机组经济性分析及特性方程研究与应用》(2004.9) 05、2004,奚勇军,《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可靠性分析研究》(2009.6) 06、2010,沈照人,《节能量审核工作机制规范化研究》(2013.10) 07、2011,黄校春,《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加氧处理实验与应用研究》(2016.09) 三、指导博士 01、2005,彭献永,《大型火电机组性能监测与优化的理论与算法研究》(2011.4) 02、2006,钱瑾,《大型火电机组性能监测与优化中的关键问题研究》(2010.10) 03、2006,苏志刚,《证据理论及热工对象无样本参量认知建模研究》(2010.10) 04、2007,赵欢,《电站锅炉性能监测建模与燃烧优化算法研究》(2011.6) 05、2007,王泉,《汽轮机性能监测一体化建模方法研究》(2011.11) 06、2009,刘莎,《基于热经济学的大型汽轮机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2014.7) 07、2012,王乾,《大型燃煤火电机组冷端系统建模及优化》(2016.6)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