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邓慧华,男,1968年5月28日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于东南大学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吴健雄实验室)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1月至2000年3月在日本Tohuku University(东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12月至2006年3月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进行纳米功能合成技术在分子传感器研究中的应用。主持或参与973、863、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以及NIH国际合作项目,获2000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5 年日本纳米技术国际博览会技术创新奖、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自2012年以来,通过单胺类神经递质,以及HPA轴、HPG轴和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激素评估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情绪能力发展。开发头发新型生物标记的检测技术,验证这些新型生物标记的可靠性,探索其在青少年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工作应激等慢性应激、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以及社会情绪能力的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拓展应用于儿童发展领域,尝试探究社会情绪能力的神经生理基础及其发展的生物社会机制。自2012年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四十余篇,CSSCI(CSCD)论文二十余篇。 【科研项目】 1.中国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艾滋病相关歧视与艾滋病临床指标的关联及影响机制研究(中美合作项目81761128004)》,2017-2020(参与) 2.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资助项目 《艾滋病告知对患者临床指标影响机制的队列研究告知项目二期, 1R21Al122919-01A1》, 2017-2019(参与) 3.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工作倦怠的综合评价及其预防措施: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视角 (15GLB017)》, 2015-2017 4.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项目《工作应激及其积累与头发皮质醇的关联 (15YJAZH009)》,2016-2018(主持) 5.科技部基础项目973一级子课题《高级脑机交互中动作意图与情感判读 (2015CB351704)》, 2015-2019(参与) 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项目《青少年抑郁、焦虑与头发皮质醇的关联研究 (11YJAZH019)》, 2012-2014(主持) 7. 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东南大学国际合作项目《南京都市青少年和南京都市宝贝项目》,2006-至今(参与) 【获专利情况】 邓慧华、皋伟、陆祖宏、谢巧珍,毛发中氢化可的松的提取和检测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ZL 200910234277.X. 2012年授权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中国 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210096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