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个人简介 “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污染物的厌氧处理技术研究。2012年以来,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水重大专项子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研发的新型厌氧消化处理技术,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并成功应用于化工、制药等行业废水处理工程与城市污泥厌氧产甲烷工程中。作为首批注册环保工程师,完成工程设计项目70余项。 近期主持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含铁污泥基生物炭的充放电特性及其对有机废水厌氧处理的作用(51978122),起止时间2020-2023 (2)辽宁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辽河流域重点工业行业废水治理技术(2019020171-JH1/103-04),起止时间2019-2021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高含固有机固废高效制备生物燃气有机物的微生物强化降解机理研究(2018YFC1900901),起止时间2018-202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厌氧污水处理的异化铁还原耦合氨氮氧化过程中的铁循环机制(21777016),起止时间2018-2021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厌氧消化中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新路径及其作用(51578105),起止时间2016-2019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零价铁强化微生物电催化厌氧产甲烷的电子传递机制与调控方法(51378087),起止时间2014-2017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内置零价铁对偶氮染料废水厌氧处理的强化机理研究(21177015),起止时间2012-2015 (8)国家重大水专项子课题:太子河典型工业水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ZX07202-006)——印染废水处理技术,起止时间2012-2015 (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289):厌氧废水处理新技术,起止时间2011-2015 (10)重大建设工程:大连东港区油品码头及配套设施搬迁建设工程——新港压载水处理、液体化工品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起止时间2011-2013 科研获奖: (1)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2014) (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 (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2011) (4)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排名2) (5)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排名2) (6)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 (7)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6) (8)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5) (9)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1) 指导研究生获奖: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6张景新)、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4冯应鸿、2011刘轶文)、奥加诺水质奖学金(2013张景新/2017赵智强)、唐孝炎环境科学创新奖学金(2016李扬/2017赵智强)、王宝贞环境科技创新一等奖(2014冯应鸿)、航天奖学金(2016)、国家奖学金(2014/2015/2016/2017/2018)等。 论文发表:2011年以来,在厌氧技术研究方面,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SCI论文80+篇(其中7篇ESI高引论文、中科院大类一区发表50余篇)。共发表SCI论文170+篇,Google Scholar引用6000+。 专利与工程应用:厌氧方面的发明专利获得10余项,其中包括美国专利1项。研发的厌氧技术已经应用于城市污泥甲烷化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治理、农业废弃物处理工程中,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环境经济效益。 教育经历 2000.3 -- 2005.7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 博士 工作经历 2011.12 -- 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 2005.9 -- 2011.12 大连理工大学 副教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