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吴国强
  • 所属院校: 大连理工大学
  • 所属院系: 航空航天学院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无人机飞控系统设计 卫星总体设计 飞行器系统仿真 卫星动力学控制研究领域: 1.卫星动力学控制 2.飞行器系统仿真 3.卫星总体设计 4.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5.无人机飞控系统设计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04.9 2009.6 哈尔滨工业大学 飞行器设计 博士 2002.9 2004.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固体力学 1997.9 200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商管理 1994.9 1997.7 泉州五中 工作经历 2013.12 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副教授 2009.7 2013.12 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讲师 研究课题: 1. 吴国强,汪锐,谭述君,寻广斌,韩秀利,雷松,项盼。集群航天器姿-轨耦合动力学与时变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编号:112020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3年1月-2015年12月,总经费28万; 2. 吴国强,吴志刚,汪锐,庞岩。863 “分布式可重构卫星框架体系与应用系统设计技术研究”项目子课题(编号:2012AA120601),科技部,2012年1月-2013年12月,总经费40万; 3. 吴国强。分布式可重构卫星动力学建模、控制与仿真研究(编号: 2013M 54022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一等),2014年1月-2015年12月,总经费8万; 4. 吴国强,吴志刚,张大力。高性能网络通信搜索芯片产品化关键技术研究,大连市恒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1年5月-2016年5月,总经费100万; 5. 吴国强,吴志刚,寻广斌。基于物理量的全量动力学仿真模型开发,航天一院一部,2012年1月-2013年5月,总经费30万; 6. 吴国强,刘君,邬树楠。湍流和化学反应流的统一算法研究与验证,航空科学基金(编号:20131463),航空科学基金办公室,经费10万; 7. 独立承担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卫星热控”,包括卫星芯片材料微尺度下的热导率研究,小卫星散热系统的设计等; 8. 担任五自由度气浮台二次开发项目组长,顺利完成目标捕获、目标跟踪以及空间交会对接等仿真实验; 9. 参与国家863高技术预研项目“编队微小卫星星间激光通信”,主要负责项目资料收集,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等; 10. 参与国家863高技术预研项目“***型号卫星仿真与测试”,完成系统结构设计、总线设计、分系统设计、功能模块划分以及对相关模块和分系统的测试方案设计等; 11. 参与“十一五”背景预研项目—“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完成编队小卫星通信系统仿真平台的构建、以及基于该仿真平台的星间通信系统设计方法研究等; 12. 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软件+X等6个项目。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在985三期经费、重点实验室、承接项目和学院领导的共同支持下已投入近200万元,拥有计算机60多台,IBM片式服务器2台,台式服务器5台,工控机4台,日本AD5435实时控制仿真系统一套,嵌入式开发套件2套,星载计算机模拟器一套。 (1)卫星动力学与控制分布式仿真平台 仿真平台由六个主要设备组成,分别为网络交换机、STK轨道计算机、姿态/轨道动力学计算机、控制算法计算机、曲线显示计算机和仿真管理计算机。该平台可以根据卫星具体型号参数进行相应的动力学仿真实验;能够对单星控制算法进行仿真验证;能够星间通信中相关通信技术和算法进行仿真验证;能够进行编队卫星姿态、轨道动力学仿真验证;能够进行编队卫星分布式控制算法的仿真验证。 (2) 火星探测器星间通信半物理仿真平台 该系统由十个分系统组成,包括:仿真调度计算机、中继卫星姿轨实时仿真计算机、深空卫星姿轨实时仿真计算机、深空卫星控制实时仿真计算机、中继卫星 STK三维显示计算机、深空卫星STK三维显示计算机、中继卫星星间通信仿真计算机、深空卫星星间通信仿真计算机、地面站仿真计算机、数据库服务器、LDPC码星间通信板卡。通过建立中继卫星和深空探测卫星的姿态、轨道和卫星通信的仿真平台,能够在研制之前对控制算法、轨道方案和通信方案等关键模块进行全面的仿真验证。利用分布式仿真和实时仿真技术,完成深空探测卫星、中继卫星的姿态、轨道和通信等的仿真。 (3)星载计算机模拟器仿真平台 设计开发星务处理单元模拟器,开发星载软件实时监控软件,与卫星动力学与控制分布式仿真软件共同组成半物理仿真平台,为航天器相关项目研究提供基础验证平台,为学生认识和理解航天器飞行过程提供直接工具。 专利 查表型硬件搜索引擎 紧凑查表型硬件搜索引擎及其数据转换方法 一种工艺变化自适应的低功耗CAM匹配线敏感装置 一种基于TCAM的路由查找系统及其方法 基于Petri网的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系统设计方法 一种或型级联匹配线结构 科研项目 分布式可重构卫星系统框架体系与应用系统设计技术研究, 国家“863”项目 , 2012/12/01, 完成 分布式可重构卫星动力学建模、控制与仿真研究, 国务院其他部门, 2013/09/01-2017/07/20, 完成 集群航天器姿-轨耦合动力学与时变控制研究, 2012/09/25, 完成 授课信息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2019-2020 /夏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1040440900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2019-2020 /夏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1040440900 卫星轨道姿态动力学与控制(下) /2019-2020 /秋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1040440220 卫星轨道姿态动力学与控制(下) /2019-2020 /秋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1040440220 航天器总体设计 /2018-2019 /春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1040444200 空间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 /2018-2019 /秋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1040443130 其他奖励 台江区第二届优秀人才 (2017年) 钱令希力学青年教师奖 (2012年) 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带队教师 (2010年) 2010年优秀教师 (2010年)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