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包卫星
  • 所属院校: 长安大学
  • 所属院系: 公路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1.特殊地区公路岩土工程; 2.特殊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技术。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包卫星,男,1979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后),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博导。主要从事特殊地区公路岩土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1项、科技示范工程1项、新疆交通科技项目4项,主研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4项、新疆交通科技项目6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中国公路青年科技奖。 科技成果 作为主要负责人员,通过大量的室内外试验研究,完成了《盐渍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研究项目。该研究在盐渍土公路工程理论、勘察技术、路基处治技术、养护与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形成了集理论、方法以及勘察、设计、施工技术于一体的盐渍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成套技术中勘察技术、路基处治技术、养护与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已在1500多公里高速、一级和二级公路建设工程中得到应用,相关成果已纳入国家行业规范。 作为主研人员,通过多年在高寒山区施工现场试验研究,完成了《果子沟高寒复杂地质区域高速公路建设成套技术》研究项目。该研究针对果子沟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着复杂地形地质选线、地质阶梯跨越技术、大型地质灾害控制等一系列难题,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在高寒复杂地质区域高速公路的勘测设计、桥梁建设、复杂隧道建设、路面建设、营运安全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方面有实质性创新,解决了果子沟高寒复杂地质区域高速公路建设的重大难题。 作为负责人,完成了《干旱荒漠区公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该研究针对干旱荒漠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工程地质条件,揭示了风积沙路基结构长期性能的演变规律,提出了风积沙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的控制技术;得出了盐渍土的盐胀温度敏感区间、起胀含盐量、破坏含盐量以及溶陷特性,给出了盐渍土路用性能指标;提出了适合干旱荒漠区特点的低液限粉土路基修筑技术;给出了适用于天然砂砾路基检测方法的评价标准;提出了低标号沥青混合料在干旱高温区修筑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已在干旱荒漠区700多公里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得到应用。 先后在中国公路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建筑材料学报、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工程地质学报、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篇。 著作: 1. 主编《干旱荒漠区公路建设关键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12; 2.主编《千米级冰川公路泥石流的致灾机制诊断-以天山G217独库公路为例》,科学出版社,2019.8; 3.主编《高速公路下伏急倾斜采空区治理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3; 4. 主编《果子沟高寒复杂地质区域高速公路建设成套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1。 荣誉奖励 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 1.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盐渍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6/10,2013); 2. 新疆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果子沟高寒复杂地质区域高速公路建设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5/12,2013); 3. 新疆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盐渍土地区公路病害机理及防治成套技术研究(3/12,2010); 4.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盐渍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研究(6/15,2010); 5.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干旱荒漠区公路建设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1/10,2019); 6.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环境友好型融雪材料研制及其应用研究(4/5,2012)。 获得国家、省部级荣誉: 1.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7); 2.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8); 3.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2017); 4.中国公路青年科技奖(2015); 5.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2013)。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