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乌兰图雅
  • 所属院校: 内蒙古师范大学
  • 所属院系: 地理科学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环境变迁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乌兰图雅,女,博士,蒙古族,1967年05月生,内蒙古库伦旗人,从事自然地理学教学与研究。 个人履历 大学:本科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 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 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 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硕士研究生,主攻自然地理学专业。 1992年9月至1996年7月,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工作,从事自然地理学、资源与环境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6年9月至199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在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2000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 2002年1月至2005年11月,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工作,从事自然地理学、资源与环境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2年5月,任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 2002年6月,晋升为教授。 2005年12至2007年1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为立正大学地球环境科学部客座研究员。 2007年12月至今,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从事自然地理学与资源环境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科带头人,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111人才工程”第二层入选者。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 教学工作 1.开设的课程 本科生课程: 综合自然地理学,土地资源学; 硕士生课程: 自然地理学,全球变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地球系统科学; 2.招收、指导研究生: 2001年至2004年(人文地理学):梅荣 2002年至2005年(人文地理学):格日乐 2003年至2006年(人文地理学):于艳华(校级优秀),红梅 2004年至2007年(自然地理学):包红花,敖民德力根,平春,红格尔 2005年至2008年(自然地理学):郝海广,张勇,那音太,白智娟 2007年至2010年(自然地理学):孙万仙 2008年至2011年(自然地理学):李艳,万高娃; (人文地理学)斯琴朝克图(校级优秀), 2009年至2012年(自然地理学):伊日贵,聂兆亮 2010年至2013年(自然地理学):刘艺侠,王淑芳,唐克斯,阿纳尔 2011年至2014年(自然地理学):查干图雅 2012年招收三名(自然地理学):郝强,满特格尔(校级优秀),袁宏霞 2013年招收两名(自然地理学):王慧合,赛罕其其格 2014年招收三名(自然地理学):白塔娜,敖敦,亚历山大(留学生) 3.出版教材: 综合自然地理学(副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4.教学研究: ⑴.内蒙古师范大学蒙文教材出版项目,“综合自然地理学”(编号:无),2011.09-2012.07,(资助经费:0.2万元); 科学研究 2、科研项目 主持: ⑴.日本文部科学省项目(中方负责人),人类活动对地表退化环境的影响研究,2000.01-2002.12; ⑵.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沙漠化土地的整治与开发模式研究(编号:20001305),2000.07-2002.06,(资助经费:2万元); ⑶.内蒙古高校重点项目,额济纳绿洲退化环境恢复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编号:NJ02033),2002.10-2005.09,(资助经费:3万元); 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内蒙古生态环境状况、问题、对策研究(编号:02JAZJD840023),2002.10-2005.09,(资助经费:20万元); ⑸.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额济纳绿洲退化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与恢复重建研究(编号:03027),2003.07-2005.06,(资助经费:4万元); 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尔沁近三百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编号:40361008),2004.01-2006.12,(资助经费:20万元); 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退耕还林还草现状、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研究(编号:05BJY068),2005.07-2007.12,(资助经费:8万元); ⑻.日本文部省外国人特别研究员项目,20世纪科尔沁的土地开发与环境变化(编号:17・05254),2005.12-2007.11,(资助经费:150万日元); 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百年科尔沁沙地环境变化的人文驱动机制研究(编号:40961034/D011004),2010.01-2012.12,(资助经费:30万元); ⑽.内蒙古人才基金项目,近50年来科尔沁沙地环境变化的人文驱动机制与生态恢复对策研究(编号:无),2011.01-2013.12,(资助经费:4万元); ⑾.内蒙古草原监督管理局委托项目,内蒙古草原管理信息系统研发(编号:无),2010.12-2011.07,(资助经费:30万元); ⑿.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项目,近百年来内蒙古高原的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编号:NJYT-12-A02),2012.05-2014.04,(资助经费:30万元); ⒀.国际合作项目,蒙古高原东部草原区土地开发与环境变化研究,2015.01-2017.12,(资助经费:24万元); 主要论著 1、专著 1.300年来科尔沁的土地垦殖与沙质荒漠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 2.遥感、GIS支持下的内蒙古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合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 获奖及荣誉称号 1.1998年5月,被评为内蒙古师大“三五工程”学科带头人; 2.2000年8月,《基于遥感、GIS的内蒙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 3.2000年11月,入选自治区教育厅“111人才工程”之第二层; 4.2003年11月,《20世纪科尔沁的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 5.2004年11月,入选自治区人事厅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之第二层; 6.2005年9月,《高校地理专业课程体系整合方案的设计与实践》获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7.2006年6月,被评为内蒙古师大优秀硕士生导师(于艳华优秀论文); 8.优秀投稿人 9.2010年10月,入选自治区人社厅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第二次); 10.2010年12月,被评为内蒙古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校研评选); 11.2011年4月,“地理‘实践-探究’性教学思想的应用”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届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三); 12.2011年7月,“内蒙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获内蒙古师大科研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三); 13.2011年9月,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社厅、科协授予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奖; 14.2012年10月,入选自治区人社厅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第三次); 15.2015年07月,被评为内蒙古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