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郭大龙
  • 所属院校: 河南科技大学
  • 所属院系: 林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园艺植物分子育种,涉及葡萄和牡丹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鉴定;葡萄和牡丹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定位、克隆和功能分析;果树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等。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一、学习及工作简历 1997.09—2001.06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学本科学士 2001.09—2006.06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果树学硕博连读博士 2006.06—2009.11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讲师 2009.11—2014.11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副教授 2014.11至今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教授(破格晋升) 其中2013.09—2014.09美国农业部和康奈尔大学葡萄资源遗传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5.06—2015.09新西兰梅西大学农业与环境学院访问学者 二、荣誉称号 [1]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杰出青年)河南省科技厅2015-11 [2]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2013-01 [3]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河南省科技厅2012-12 [4]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2012-05 [5]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2010-11 [6]洛阳市第六届青年科技奖洛阳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4-08 [7]河南科技大学校级特聘教授河南科技大学2015-12 三、7主持的主要科研和人才项目 [1]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No.31372026),葡萄果实早熟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2014.01-2017.12,第一名; [2]国家自科基金青年基金项目(No.30800742),葡萄核心种质构建,2009.01-2011.12,第一名; [3]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No.132102110029),优质鲜食葡萄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013.01-2015.12,第一名; [4]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杰出青年),葡萄促早栽培技术研究,2016.01-2017.12,第一名; [5]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No.13HASTIT004),葡萄早熟芽变的转录组分析及基因克隆,2013.01-2015.12,第一名; [6]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葡萄EST-SNP标记及其表型性状关联分析,2010.01-2012.12,第一名; [7]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No.31372026),牡丹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定位分析,2014.01-2017.12,第二名; [8]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No.31070620),牡丹种质资源反转录转座子的分子标记及评价研究,2010.01-2013.12,第二名; [9]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No.123400410023),核桃树高产稳产管理技术,2012.01-2012.12,第一名; [10]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No.113400410002),薄皮核桃生产技术推广,2011.01-2011.12,第一名; [11]河南省科技特派员(No.2014HNTPY-04),2014.01-2016.12,第一名; [12]"三区"人才支持计划(No.2014SQ055,No.2015SQ015),第一名; [13]洛阳市"百千工程"科技特派员(No.LYTPY38),洛阳市科技特派员,2014.01-2016.12,第一名。 四、主要研究成果 一直从事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和生物技术研究,近年来主要以葡萄和牡丹为试材,围绕葡萄和牡丹育种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了相关的资源评价和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工作等。选育的2个早熟鲜食葡萄新品种,'峰早'和'洛浦早生',已通过审定,获得品种证书,在国内不同地区推广,取得显著地经济和社会效益。2012年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贰等奖1项,2013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叁等奖1项。目前已在《中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果树学报》,《TreeGenetGenomes》,《MolBiolRep》,《AmerJBot》,《PlantSci》和《JHortSci&Biotech》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0余篇;出版著作5部(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1部);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鉴定成果3项。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