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张亚楠
  • 所属院校: 淮北师范大学
  • 所属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1.昆虫化学生态学 2.昆虫功能基因组学 3.昆虫基因组编辑技术 4.农林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开发与应用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一、个人简介 张亚楠,男,安徽砀山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动物学),安徽省昆虫学会理事,FrontiersinPhysiology(SCI:二区):ReviewEditor。2014年6月博士毕业后进入淮师大生科院工作,目前主要围绕昆虫两性通讯行为及昆虫寄主定位的分子机制开展研究,已在PestManagementScience、PesticideBiochemistryandPhysiology、JournalofInsectPhysiology、InsectMolecularBiology、JournalofChemicalEcology、FrontiersinPhysiology、BMCGenomics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20余篇,累计被引633次,单篇最高被引80次),参编专著1部。曾荣获2014年南京农业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2012-2016年度淮北师范大学“科学研究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度淮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6-2018连续三年院级“科研先进个人”。 二、受教育经历 1.2009/09–2014/06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农学博士 2.2005/09–2009/07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理学学士 三、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0456,生物钟基因(SlitPer和SlitCry2)对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合成及释放节律的调控作用,2020/01-2023/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501647,脱饱和酶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分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2016/01-2018/12; 3.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国外访问研修重点项目,gxgwfx2019023; 4.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9A0586,二点委夜蛾性信息素编码的分子机理研究,2019/01-2020/12; 5.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7A387,二点委夜蛾OBP基因的分子鉴定、表达特性及功能分析,2017/01-2018/12; 6.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气味结合蛋白在二点委夜蛾寄主搜寻和两性通讯中的作用研究,2016/08-2017/08; 7.淮北市林业局横向合作课题,淮北市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2015/08-2016/12. 四、指导学生情况 1.2019年,指导2018级研究生徐继伟获得国家奖学金; 2.2019年,指导2017级本科生马玉、梁梦等获得安徽省第二届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 3.2018年,指导2016级本科生张云影、章钰、武新来获得安徽省首届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 五、其他 1.担任PestManagementScience、FrontiersinPhysiology、InsectScience、ScientificReports、PLoSOne、Genomics、ComparativeBiochemistryandPhysiology-PartD:GenomicsandProteomics、EntomologiaExperimentalisetApplicata、JournalofAsia-PacificEntomology、JournalofInsectScience等SCI期刊审稿人; 2.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3.参编著作1部:《二点委夜蛾》(科学出版社,北京,2019); 4.参与制定河北省地方标准1项: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DB13/T1547-2017)。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