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3篇Nature!北大最年轻教授之一,获“国家杰青”资助!

2023-10-26
4659

陈鹏,1998年高中毕业保送到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02年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理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2003年仅用一年时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2007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导师是RNA表观遗传学先驱何川教授)。


随后在斯克利普斯研究所/诺华制药美国圣迭戈研发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起,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先后任研究员、教授;2011年起,在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先后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此后成为北大史上最年轻的教授之一;2015年起,任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系主任。2017年起,任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副院长。2020年起,在深圳湾实验室任资深研究员。

陈鹏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在活细胞这一极具挑战的特殊环境内发展化学反应工具,推动生物大分子功能的原位调控与研究,实现了一系列原始创新。他集中发展了适用于活细胞体系的“化学工具箱”,实现了蛋白质特异标记、光交联以及原位激活,并利用这一平台刻画了蛋白质机器的时空功能调控、动态化学修饰以及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等关键分子事件,在生命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中展现了化学工具的优势和特色。

尤其是他首次提出了“生物正交断键反应”(Bioorthogonal bond-cleavage reactions)的概念,潜心发展基于“断键化学”的新型生物正交反应,并以此开发了蛋白质化学脱笼技术,为在活细胞内“原位”激活蛋白质提供了普适工具,在基础研究和蛋白质药物的开发中都得以应用,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相关工作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并已在Nature及其子刊等顶级期刊发表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他研发出的新一代基因编码的“光交联探针”技术,这使他成为北大学者在《自然•化学生物学》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第一人。

2012年,陈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成为我国化学领域最年轻的“杰青”获得者之一。

2021年,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活细胞化学反应工具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还曾获首届科学探索奖、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早期职业奖(首位亚洲获奖人)等。

现任现任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美国化学会ACS Chemical Biology执行主编等职。

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葛韵曾分享:选择加入陈鹏老师课题组得益于大三时选修了一门“化学生物学导论”的课程。课上老师提到Scripps研究所的大牛Peter Schultz教授,作为化学生物学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实现了用新的密码子编码非天然的氨基酸。

这是我第一次了解“遗传密码子拓展技术”,大为震撼的同时听到了接下来一句关键信息:“他有位学生,前几年刚回国,在北大开展这个方向。” 于是我火速地联系了陈鹏老师,陈老师也非常热心地多次和我讨论,在北大夏令营的时候还带我参观了实验室,介绍我认识了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后来我顺利保送北大化院,加入陈老师课题组。

研三时发表第一篇文章,既让当时的我稍稍松了口气,也自觉实验“手艺”不错可以去挑战一些“大”课题了,但是没想到却是一段flop期的开始。陈老师那时也鼓励我回头完成研一时没做的“功课”:先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开拓新课题,并引导我对每个课题走向正确的思考方向。

在博士后期,因为对酶工程改造的兴趣,我的研究方向转到对转肽酶Sortase A的改造和应用上。回想起来,博士期间在知识、思维和技术储备上的“厚积”,才造就了博后工作时的“薄发”。毕业的时候也和陈老师提过,感觉自己直到做邻近标记课题的时候才对科研开了窍,懂得如何梳理课题逻辑,挖掘工作的特色和亮点。陈老师课题组始终延续的高要求和高标准也一直敲打着自己不能放松懈怠。

若是没有陈鹏课题组和北大化学生物学系这样的氛围,我想我个人学术道路的选择和发展未必会这样顺利。这让我也希望将这样互帮互助的文化传递给我的师弟师妹们以及我课题组的成员,每一步的用心积累和偶尔的无心插柳,都会让未来的道路越走越清晰,越走越坚定。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BioMed科技、蛋白质组代谢组学、募格学堂,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0
点赞 2

学术会议

第四届教育、信息管理与服务科学国际学术会议(EIMSS 2024)定于2024年7月19至21日在中国上海隆重举行。
2024-07-19
第三届电力系统与能源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ICPSET 2024)将于2024年7月5-7日在浙江杭州举办。会议由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电机产业学院。电力系统,新能源,智能,储能,配电站,碳排放,可再生
2024-07-05
第四届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风险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BAR 2024)
2024-06-28
由华南理工主办的第三届能源与电力系统国际学术会议 (ICEEPS 2024)将于2024年7月14日至16日在中国广州举行。
2024-07-14
第二届算法、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国际会议将于2024年7月26-28日于中国苏州召开。会议将围绕图像与视觉处理,机器视觉等在计算机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2024-07-12
第五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IoTAIMA 2024)
2024-07-19
相关资讯

国家杰青两会提案:建议取消博士后申请35周岁年龄限制,大幅提高博新计划资助规模与待遇

“取消博士后申请年龄限制,提高对博士后的资助强度及规模,减少对博士后‘类学位’式的管理制度。”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戚益军的提案关切。

48564

23

2023-03-14

教育部官宣:博士扩招!目前在学61.25万!

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

43697

20

2024-03-05

3778

2

2024-03-12

重磅!施一公&颜宁,联合培养博士生!

施一公和颜宁,我国高教界非常著名的师徒,两人曾在清华大学携手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高水平成果。

4839

2

2024-03-08

郑强教授,受聘两所高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聘请其为,医院战略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聘请其为战略发展顾问。

2717

2

2024-03-05

华师大老书记,施一公的祖父,成为亚洲最长寿男性!

施平老人迎来了他的113周岁生日......

4107

2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