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林徽因,将被追授学士学位

2023-10-19
5833

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大沃顿中国中心消息,宾夕法尼亚大学将追授林徽因建筑学学位,计划安排在2024年5月18日举行的韦茨曼设计学院毕业典礼。

林徽因于1924年来到宾大,和她同行的包括她的一些同学及梁思成,这位才华横溢的中国留学生后来成为她的丈夫和长期合作伙伴。林徽因师从宾大建筑系著名教授保罗·菲利普·克雷特,他也是宾大当时基于布扎体系的建筑项目的负责人。

林徽因当年注册入读宾大美术学课程,但她同时也完成了大部分建筑学课程的要求,除了一门不对女性学生开放的绘画课程,因为该课程包括男性模特写生。由于宾大建筑系专业直到1934年才开始对女生开放,美术学士学位是林徽因当时唯一的选择。然而,她不但选修了所有建筑设计课,学习了设计理论、绘画和建筑史,还担任了建筑设计的助教,并且她的学业表现优于她大多数同班男生,在她的成绩单上,许多课得到“卓越”(Distinguished)等级的评分。

尽管宾大美术学院(韦茨曼设计学院在20世纪的原名)从1934年开始为那些先前在宾大学习建筑学的女性补授建筑学学位,其中包括费城城市建设部第一任女主任乔治亚娜·波普·伊特曼,然而林徽因的情况仍然一直被忽视,即使她完成了比同时期其他女学生更多的建筑学课程。

“从当时的记录来看,很明显林徽因想要学习建筑并成为一名建筑师,并且她后来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她没有被授予学位的原因很清楚,就是她的女性身份,”韦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兼佩利讲席教授弗里茨·斯坦纳 (Fritz Steiner) 说。他在2022年发起了调研和审阅程序,他表示“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错误,是时候来纠正它了。”

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大沃顿中国中心正在展出由韦茨曼设计学院策划的“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展览。在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长达15英尺的展板,它展示了1918年至1941年间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专业的23名中国学生。一组黑白肖像照、他们的学位以及学习年份记录了宾大的第一批中国留学生的足迹,这些建筑先驱日后回到祖国,开辟了中国现代建筑学研究和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及教育。位于展板中央的林徽因是这些学生中唯一的女性,也是这批学生中唯一一位完成学业但未被授予宾大建筑学位的学生。
图片
1926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参加宾大建筑专业学生组织的“印象派之舞”活动

林徽因在返回中国后的几十年里,她和梁思成一道工作,为重塑了中国的建筑史学、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改变了二十世纪中国建筑设计的走向。“当你来到美国时,每个人都知道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而当你去中国时,每个人都知道林和梁,”韦茨曼设计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研究与教育教授基尼·伯奇说。

在他们的工作中,林徽因和梁思成将他们对于几千年中国建筑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崇敬与刚刚兴起的现代主义运动融为一体。他们努力记录和整理当时尚未被发现重视的中国古代建筑遗产,同时推动了中国建筑史研究体系的构建。“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我们将对许多古老的中国风格一无所知,” 林徽因的侄女、建筑师和艺术家林璎告诉《纽约时报》。

林徽因和梁思成共同创建了位于中国沈阳的东北大学和北京的清华大学两个建筑系,通过这些最早的建筑教育影响了几代中国建筑师和学者。在创建这两所大学建筑学的实践中,他们将塑造包豪斯等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设计理念转化为适合亚洲的新教学方式,尤其重视设计课教学和设计竞赛。正如林徽因在1925年刊登在《费城公共纪事报》的一篇文章中所说,“我们必须学习所有艺术的基本原理,同时运用这些原理来创作属于我们自己的设计。”

虽然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名字已经变得如此密不可分,但了解林徽因的人指出,作为女性,她必须面对和克服许多梁思成等男生无需面对的困难,林徽因也同时拥有着许多属于她自己的独特天分。例如,林的父亲在她刚刚开始宾大最后一年学业时去世,这使得她面临不得不放弃学业提前回国的可能。当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北京定居并开始建立新的家庭生活以后,中国的传统也迫使她把很多精力投入在抚养孩子和照顾家庭上,这也限制了她写作或野外考察的时间和活动。

然而,即使面对困境,林徽因也没有屈服。正如林和梁的女儿梁再冰所说,“我的母亲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她是一位出色的建筑学家。即使是在战争中最艰难的岁月,我也曾听到卧病在床的母亲一遍又一遍地对我父亲梁思成说‘不要放弃我们的研究!’”

除了在建筑方面的非凡天赋之外,林徽因还因其作为诗人和艺术家的成就而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代表人物。她的文学艺术爱好、以及其天赋与无穷的创造力也渗透到她的设计理念和对建筑设计的热爱中。说到林徽因持久的影响力,宾大建筑档案馆馆长威廉·惠特克说,“林在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时勇敢无畏,她积极与世界交流的态度值得极大的尊重。”

自从林徽因来到宾大的近一个世纪以来,她的后代持续关注其母校的发展。得知宾大决定追授林徽因学位的消息后,她的家人都表达了骄傲、感激和喜悦的心情。“林徽因一直是我们家庭的楷模,作为她的后代,我们钦佩并欣赏她在追求艺术梦想时的无畏精神,”林徽因的外孙女于葵说。“百年之后,看到她能够获得母校这般认可和荣誉,我们家人深受鼓舞也倍感自豪,愿我们的前辈林徽因地下有知。”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宾大沃顿PWCC微信公众号等,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0
点赞 2

学术会议

第八届能源、环境与材料科学国际学术会议(EEMS2024)
2024-06-07
第四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ISCTIS 2024)将于2023年6月21日-23日在中国西安举行。大会将邀请国内外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在大会上通过主题演讲、口头
2024-07-12
第六届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AITA 2024),由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AEIC学术交流中心承办,多所高等院校等单位共同组织协办
2024-06-14
第五届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MSEM 2024)将于2024年6月07-09日于中国沈阳召开。
2024-06-07
随着前9年的成功,ICEMEE在2024年迎来了第10届。很荣幸地宣布,第十届能源材料与环境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EE 2024) 将于2024年06月14日至16日在新加坡举行。
2024-06-14
第七届交通运输与土木建筑国际学术论坛(ISTTCA 2024)将于2024年6月21-23日在天津举办。
2024-06-21
相关资讯

国家杰青两会提案:建议取消博士后申请35周岁年龄限制,大幅提高博新计划资助规模与待遇

“取消博士后申请年龄限制,提高对博士后的资助强度及规模,减少对博士后‘类学位’式的管理制度。”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戚益军的提案关切。

48518

23

2023-03-14

教育部官宣:博士扩招!目前在学61.25万!

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

43673

20

2024-03-05

3768

2

2024-03-12

重磅!施一公&颜宁,联合培养博士生!

施一公和颜宁,我国高教界非常著名的师徒,两人曾在清华大学携手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高水平成果。

4815

2

2024-03-08

郑强教授,受聘两所高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聘请其为,医院战略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聘请其为战略发展顾问。

2703

2

2024-03-05

华师大老书记,施一公的祖父,成为亚洲最长寿男性!

施平老人迎来了他的113周岁生日......

4037

2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