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脱盐水处理药剂

所属阶段:样品试验
合作方式:面议
技术领域:节能环保
所属地区:江苏省-无锡市
-
联系合作
成果详情

需求背景


随着工业水处理领域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脱盐水处理药剂(如含磷阻垢剂、强酸性/强碱性再生剂、重金属缓蚀剂等)的环境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在国家“双碳”目标(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政策明确限制含磷、含氮及难降解化学药剂的使用,要求工业水处理向“低排放、可循环”方向转型。传统药剂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如磷系药剂)、设备腐蚀(如强酸性再生剂)、二次污染(如重金属残留),且部分药剂在高温/高盐工况下效率下降,需频繁投加,增加运行成本。电力、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对高纯度脱盐水(如锅炉补给水、电子级纯水)的需求持续增长,企业亟需兼顾“环保性”与“高效性”的新型药剂,以降低环保合规成本并提升水处理系统稳定性。


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


1、传统药剂的高效性依赖磷、氮等强络合/分散成分,但需替换为可生物降解、无磷无氮的绿色原料,同时保证对钙镁离子、硅化物等结垢成分的分散/阻垢能力不下降。

2、工业水质波动大,需解决绿色药剂在宽范围水质条件下的稳定性问题,避免因工况变化导致处理效率骤降。

3、与现有工艺的兼容性:现有脱盐水系统多采用“预处理+反渗透(RO)+离子交换”组合工艺,需确保新型药剂与膜材料、树脂无化学冲突,同时不影响后续脱盐工序。

4、绿色原料的生产成本普遍高于传统化工原料,需通过分子结构优化或规模化制备工艺降低药剂单耗与总成本,确保经济性可替代传统产品。


期望实现的主要技术目标


1、环保性指标:无磷、无氮、无重金属,生物降解率≥90%;处理后排水COD≤50mg/L,总磷≤0.5mg/L。

2、处理效果指标:阻垢率≥95%;与RO膜协同运行时,膜污染速率降低30%以上,膜寿命延长20%;脱盐水电阻率≥15MΩ·cm,硅含量≤10μg/L。

3、适用性指标:适用水质范围:pH 5-9,温度20-80℃,电导率100-5000μS/cm;与主流RO膜及离子交换树脂兼容,无不可逆污染。

4、经济性指标:药剂投加量≤传统药剂的80%;综合成本与传统药剂降低10%-15%。


确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