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尊敬的各位参会者:
我们非常荣幸地宣布,本次大会邀请到高层次专家学者亲临报告,分享独家见解,他们分别是:
⭐喻俊志 教授,北京大学,IEEE Fellow,国家杰青
⭐刘敏 教授,湖南大学,国家杰青
⭐陈霸东 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人才
⭐李春泉 教授,南昌大学,国家级人才
持续邀请中.......
CIR 2025将于2025年9月12-14日在中国广州举办,参会者均可获得正规学术会议参会证书。本次大会院士、Fellow齐聚,组委会诚邀各界学者踊跃投稿参会,到场与行业专家面对面交流,展示您的研究成果,提升学术影响力,拓展人脉,共赴计算智能与机器人的学术探索之旅!
参会链接: https://www.ais.cn/attendees/toSignUp/AJRREN?invite=L8123
主讲嘉宾 |
喻俊志 教授,北京大学
IEEE Fellow,国家杰青
喻俊志,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人才计划B类领军人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Bioinspiration & Biomimetics、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等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机器人、机电一体化、计算智能等。在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包括IEEE汇刊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6项、美国专利6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7,排名第3)、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排名第2)、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021,排名第1)等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机器人 (水下仿生机器人, 机电一体化, 群体智能)、先进机器人控制 (智能控制, 仿生控制)、嵌入式视觉 (图像处理, 嵌入式应用, 视觉应用)、医学图像处理、口腔机器人。
刘敏 教授,湖南大学
国家杰青
刘敏,二级教授,副院长,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中心核心成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长 江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IEEE TPAMI等IEEE汇刊发表论文40余篇,在IF大于20的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IF大于10的期刊上发表论文22篇。申请发明专利70余项,授权3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第2)、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第1)、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指挥与控制学报》等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包括机器人视觉、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等,应用于工业视觉检测、智能机器人、智慧电力等领域。
陈霸东 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国家级人才
陈霸东,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教授,博导。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获博士学位,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做博士后研究。在国际知名期刊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论文被引1.4万多次(H因子60)。入选斯坦福大学世界排名前2%科学家名单和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出版学术专著6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二等奖、IEEE汇刊TCDS杰出论文奖、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等。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及多项省级人才计划。担任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IEEE汇刊TNNLS/TCDS/TCSVT编委、IEEE 面向信号处理的机器学习(MLSP)以及IEEE 认知与发展系统(CDS)技术委员会委员、MLSP2022大会共同主席,并担任国内多个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重点类项目3项),以及97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
研究领域涵盖信号处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认知计算、脑机接口、机器人。
李春泉 教授,南昌大学
国家级人才
李春泉,教授,博导,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访问教授,南昌大学赣江特聘教授。全国宝钢优秀教师,江西省首届金牌教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江西省VR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担任国家科技部会评专家、国家级人才/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科评估专家,全国各省市人才项目/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力触觉感知与交互专委会常务委员,国际IEEE SMC智能穿戴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基于自然手势交互的电磁力触觉反馈交互技术及装置,实现了基于自然手势交互的视听触多通道自然人机交互技术及装置。研发了国内首台高沉浸感虚实融合脑外科虚拟手术训练系统,实现了基于视听触觉三位一体的高沉浸感多模态手术仿真训练;研发了基于云端互联的人机交互智慧医疗综合服务平台。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机器人、虚拟手术仿真、智能人机交互、嵌入式人工智能、物联网系统、力触觉反馈技术、脑机接口、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工业和医学中的应用。
尊敬的专家、学者:
2025年计算智能与机器人国际学术会议(CIR 2025)将于2025年9月12-14日在中国·广州举行。
*会议详情:https://www.ais.cn/attendees/index/AJRREN?invite=L8123
CIR 2025已上线IEEE会议列表!点击查看详情
CIR 2025已上线至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点击查看详情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华南理工大学
承办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协办单位:陕西理工大学、海南大学
技术支持:IEEE CIS 广州分会
征稿主题:
机器学习 | 计算机视觉 | 强化学习 |
深度强化学习 无监督学习 迁移学习 元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GAN) | 视觉对象跟踪 3D 视觉重建 场景理解 视觉导航和定位 人机交互中的视觉识别 | 机器人自主导航 多智能体协作强化学习 离线强化学习 在稀疏奖励环境中学习 基于模型的强化学习 在线学习和模型更新 |
人机互动与协作 | 数据科学与材料科学 | 智能信息处理 |
机器人情感识别 语言和非语言互动 协作机器人的任务分配 交互界面设计 社交适应性强的机器人 机器人的性能分析和优化 | 传感器数据处理和融合 机器人的电子器件 数据驱动的故障检测和诊断 深度学习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 机器人的智能信号处理 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智能通信与计算 |
联系我们
Ms. li | 李老师(邀请码:L8123)
联系手机:+86-13922150104(微信)
咨询邮箱:cir_2024@163.com
QQ 咨询:924233463
CIR 组委会
2025年0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