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第六届控制与智能机器人国际学术会议(ICCIR 2026) 2026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Robotics 2026年6月26日-28日 | 中国-天津 | 官网:www.ic-cir.org |
|
最快会后2个半月检索!
|
一轮截稿日期:2025年12月31日23:59分(限时早鸟优惠,投稿立减400元!!)
第六届控制与智能机器人国际学术会议(ICCIR 2026)将于2026年6月26-28日在中国·天津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世界各地该领域的专家、学者、院士博士硕士等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从业人员,主要是分享研究成果,探索热点问题,依托天津地区经济发展、IT行业等制造领域,围绕“控制与智能机器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科研成果如何顺利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展开研讨。研讨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自适应控制、智能系统、控制与应用、建模识别、感知系统、机构设计与应用、图像视频分析、场景分析、人机交互等。
欢迎广大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在此,我们向您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与您在天津相会!
主办单位 | |
· 天津科技大学 | |
承办单位 | |
· 天津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 |
协办单位 | |
· 天津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2025)
June 21, 2025 | Keynote Speaker | ||
陈霸东 教授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 | 陈霸东,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教授,博导。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获博士学位,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做博士后研究。在国际知名期刊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论文被引1.4万多次(H因子60)。入选斯坦福大学世界排名前2%科学家名单和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出版学术专著6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二等奖、IEEE汇刊TCDS杰出论文奖、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等。担任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IEEE汇刊TNNLS/TCDS/TCSVT编委、IEEE 面向信号处理的机器学习(MLSP)以及IEEE 认知与发展系统(CDS)技术委员会委员、MLSP2022大会共同主席,并担任国内多个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重点类项目3项),以及97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 研究领域涵盖信号处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认知计算、脑机接口、机器人。 | |
孙宁 教授 国家级青年人才 南开大学 | 孙宁,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深圳研究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宝钢优秀教师,天津市杰青,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籍特别研究员。从事机器人的智能控制与应用方向的教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联合重点1项、面上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天津市杰青项目等。出版专著3部,发表IEEE Transactions及Automatica论文7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近30件。获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Outstanding Paper Award、2019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1)、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2)、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2)、天津市专利奖2项(排名1、2)、IEEE Trans. SMC: Systems优秀编委奖、SCI期刊IJCAS的最佳编委奖等。指导学生获2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中科协青托博士生专项、中国自动化学会优博论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博论文、中国“互联网+”全国金奖、“挑战杯”全国一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4次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硕论文等。担任IEEE Trans.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 SMC: Systems、IEEE Tran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EEE/ASME Trans. Mechatronics等期刊编委。 | |
王浩平 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 | 王浩平,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IEEE 高级会员。博士毕业于法国里尔科技大学。现主要从事混杂系统理论与应用、数据驱动无模型控制,状态观测器设计、网络视觉伺服控制、可再生能源优化控制以及康复增力型机械外骨骼机器人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等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法政府蔡元培等三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到目前为止,在各类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277篇,其中高水平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47篇,2本专著,申请发明专利15件。 受邀担任国际SCIE期刊IJAMCS等编委,并担任如ICRCV2024会议主席、ICCAD2024出版主席、ICRCV2021会议联合主席,以及ROMAN2018,MED2017等30多个国际会议的组织。从2013年起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六大人才高峰”、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爱思唯尔数据库世界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榜单等。目前担任南京理工大学致知书院院长、中法自动化与信号国际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江苏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工程与转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数据驱动控制学习与优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 |
向峥嵘 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 | 向峥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12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起在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工作至今。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目前主要从事非线性系统,切换控制系统,多智能体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 |
马天磊 教授 河南省高层次人才 郑州大学 | 马天磊,博士,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全国研究生电子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河南省高层次人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青年科学家、河南省青年托举人才、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数字组工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河南省优秀学士/硕士论文指导教师。长期从事人工智能与多模态感知等研究,围绕目标多 维信息融合与智能探测识别、机器人多模态感知与决策等问题,提出基础理论方法,促进目标识别与机器人领域的发展。 | |
June 22, 2025 | Keynote Speaker | ||
刘敏 教授 国家杰青 湖南大学 | 刘敏,二级教授,副院长,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中心核心成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长 江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IEEE TPAMI等IEEE汇刊发表论文40余篇,在IF大于20的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IF大于10的期刊上发表论文22篇。申请发明专利70余项,授权3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第2)、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第1)、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指挥与控制学报》等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包括机器人视觉、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等,应用于工业视觉检测、智能机器人、智慧电力等领域。 | |
郑泽伟 教授 国家级青年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郑泽伟,男,博士,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 2006年7月获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同年,免试推荐为北航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2012年1月获工学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4年在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7月博士后出站后留校工作。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访问学者身份从事合作研究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基金、航空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研究所课题等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青年科学家杰出论文奖1项,入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 | |
赵旭东 教授 国家级领军人才 大连理工大学 | 赵旭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辽宁省兴辽英才、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等多个项目,多次获得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奖,2021 USERN青年科学家奖,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目前已发表录用SCI期刊论文300余篇,其中在Automatica及IEEE Transactions上150余篇;在Springer出版英文专著一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论文Google Scholar引用20000余次,SCI他引15000余次,得到30余位国内外院士及90余位IEEE Fellow的引用评价;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等省部级奖励6项。担任多个SCI期刊编委。 | |
李文玲 教授 国家级青年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李文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IEEE Senior Member,主要研究方向是动态系统滤波、随机优化、机器学习、目标跟踪。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获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委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以及3个SCI期刊编委。 | |
刘帅 教授 国家海外 高层次青年人才 山东大学 | 2012年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7年期间,在新加坡-伯克利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联合研究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工作。国家海外高层 次青年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学者,泉城“5150”引才倍增计划创业人才。主讲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线性代数等课程。 研究方向包括复杂网络系统分布式控制、估计和优化研究,理论成果在智能微网、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调度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主持、参加多项国际和国家级项目,包括新加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新加坡淡马锡实验室研究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骨干成员之一),国家海外高 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联合基金2项,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1项等。研究成果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1项,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奖2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技术发明奖1项等。 |
第六届控制与智能机器人国际学术会议(ICCIR 2026)会议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被出版论文集,并提交至EI Compendex, Scopus检索。
◆ 会议论文模板下载→ 前往“会议资料”栏目下载
◆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翻译服务,请联系会议老师
◆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投稿,全程由艾思科蓝进行技术支持,投稿请点击【投稿系统】
★注:
1. 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发表论文的作者需提交全文进行同行评审,只做报告不发表论文的作者只需提交摘要。
2. 作者可通过CrossCheck, iThenticate或其他查重系统自费查重,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搞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涉嫌抄袭的论文将不被出版,且公布在会议主页。
ICCIR 2024 (2024年06月21-23日-广州,2024年11月21日见刊,2025年01月06日检索)
ICCIR 2023 (2023年06月30-07月02日-长沙,2023年12月04日见刊,2024年01月02日检索)
ICCIR 2022 (2022年06月24-26日-南京,2022年10月17日见刊,2022年11月28日检索)
ICCIR 2021 (2021年06月18-20日-广西,2021年08月15日见刊,2021年08月30日检索)
CALL FOR PAPER | |
智能汽车 | |
自动驾驶车辆 近距离感知技术 智能地面、空中和空间飞行器 自主的智能机器人车辆 图像、雷达、激光雷达信号处理 信息融合 | 车辆控制 远程信息处理 电动和混合动力技术 新颖的界面和显示 智能汽车软件基础设施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自适应控制 稳健控制 过程控制 复杂系统 合作控制 鉴定和估计 智能系统 生物系统的控制 精密运动控制 控制应用 | 混合动力系统 网络控制系统 控制工程学 传感器网络系统 延迟系统 神经系统 模糊系统 非线性系统 离散事件系统 混合动力系统 |
机器人科学与工程 | |
建模与识别 机器人控制 移动机器人 移动传感器网络 医疗机器人和生物机器人 以人为本的系统 微型机器人和微操纵 搜索,救援和现场机器人 | 机器人感应和数据融合 本地化,导航和地图绘制 灵巧的操纵 感知系统 太空和水下机器人 远程机器人 视觉伺服 机构设计与应用 |
视觉科学与工程 | |
图像/视频分析 特征提取,分组和分割 场景分析 模式识别 视觉学习 应用领域 | 人机交互 追踪与监视 生物识别 生物医学图像分析 活动/行为识别 |
*其他相关主题
只接受英文论文,投稿者务必用英语撰写论文。文章长度不得少于4页,被录取的文章,须在截止日前完成缴费注册。
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作者可通过CrossCheck, iThenticate或其他查询体统自费查重,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搞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涉嫌抄袭的论文将不被出版,且公布在会议主页。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投稿,全程由艾思科蓝进行技术支持,请登录
https://www.ais.cn/attendees/paperSubmit/URFNJR
在线投稿系统完成提交。成功提交以后,您会得到一个论文编号,后续的咨询请使用论文编号。
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下载地址:https://www.ais.cn/attendees/material/URFNJR
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主讲嘉宾:申请主题演讲,由组委会审核;
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
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彩色打印;
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报名参会:本会议由艾思科蓝支持在线报名,请点击以下图标进行报名参会:
CONFERENCE AGENDA | ||
日期 | 时间 | 活动内容 |
2026年6月26日 | 14:00-18:00 | 注册/签到 |
2026年6月27日 | 09:00-12:10 | 主题报告 |
12:10-14:00 | 午餐 | |
14:00-16:30 | 口头报告 | |
2026年6月28日 | 09:00-12:10 | 主题报告 |
具体议程以第六届控制与智能机器人国际学术会议(ICCIR 2026)会议手册为准 |
REGISTRATION | |
项目 | 时间 |
注册费(4页) | 3800元/篇 |
学生投稿(4页) | 300元/篇 |
★早鸟投稿 (需在2026年5月12日前投稿) | 3400 元/篇 |
超页费(第5页起算) | 400元/页 |
听众参会 | 1500元/位(包含一次口头汇报/海报展示) |
团队听众参会 | 1200元/位(包含一次口头汇报/海报展示) |
加购论文集 | 500元/本 |
*早鸟价、学生优惠、老客户优惠等各项优惠不可叠加使用 *投稿优惠详情请投稿前咨询会议秘书,系统不自动发放 *付费完成注册后,因个人原因撤稿扣除费用标准20%-30% |
★退款须知:
如果与会者因个人原因要求取消会议并退款,适用以下退款政策。
*在会议召开前60天。退还70%的款项
*会议前30-60天。50%的款项退款
*会议前30天内。退还30%的款项
*会议结束后:不退款
取消和退款请求必须通过电子邮件正式提出。组委会保留因不可抗力而改变会议日期和地点的权利。因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退款政策也不适用。
Ms. li | 李老师(邀请码:L8123)
联系手机:+86-13922150104(微信)
咨询邮箱:ic_cir@126.com
QQ 咨询:924233463
----------------------------------------------------------------------------------------------------------------------------
更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