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第四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 (MEMAT 2023)
2023年10月20-22日 | 中国-桂林
重要信息
大会官网:www.icmemat.org
大会时间:2023年10月20-22日
大会地点:中国-桂林
截稿日期:2023年09月27日
检索类型:EI,Scopus
*往届会议见刊及检索情况:
会议名称 | 见刊时间 | EI检索时间 |
第一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 2021/6/10 | 2021/7/11 |
第二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 2022/3/31 | 2022/9/16 |
第三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 2023/5/5 | 2023/6/12 |
大会简介
目前,我国自动化技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是迎接智能化机械制造到来的重要技术条件,现如今智能化已成为未来发展机械制造技术的主要趋势,在智能机械工程时代的推动下,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第四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3)将于2023年10月20-22日在中国桂林召开。
会议将围绕“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等相关最新研究领域,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等提供一个分享专业经验,扩大专业网络,面对面交流新思想以及展示研究成果的国际平台,探讨本领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以期推动该领域理论、技术在高校和企业的发展和应用,也为参会者建立业务或研究上的联系以及寻找未来事业上的全球合作伙伴。
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机械工程学会
协办单位:AEIC学术交流中心
大会主席
潘开林 教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潘开林,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广西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微纳电子封装技术创新学术团队带头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计划资助人选、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1年获得第十一届广西青年科技奖;曾任SMTA(国际表面组装技术协会)中国执委会执委、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电子分会副理事长、国际封装技术(ICEPT-HDP)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等,现担任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电子机械分委员会委员、广西高等学校对口支援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等。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纵向、横向项目二十余项。已发表论文80余篇,SCI/EI收录5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奖3项,已获得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20余项,主要参与编著一部。
Prof. Eckart Meibur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Prof. Eckart Meiburg-Mechanical Engineering Professor Eckart Meiburg Elected Fellow of ASME.Professor Meiburg's research interests lie in the general area of fluid dynamics and transport phenomena. His group primarily employs the tool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in particular highly resolved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s, in order to obtain insight into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that govern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a wide variety of geophysical, porous media and multiphase flow fields. Occasionally, his group extends their analyses to address issues of linear stability as well. Frequently, they collaborate closely with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Some current interests focus on gravity and turbidity currents, Hele-Shaw displacements, double-diffusive phenomena in particle laden flows, and internal bores.After completing a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at Stanford University, he spent three years 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ivision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t Brown University.
主讲嘉宾(持续更新中...)
陈恩伟教授,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振动与噪声控制分会 委员。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 委员。
简介: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系统动力学及噪声振动控制、轴向移动材料结构振动及控制。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在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机械工程学报、振动工程学报等期刊,以及ICSV等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编写教材及专著3部,获教学及科研奖励7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王匀教授,江苏大学
简介:王匀,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江苏无锡人。模具所副所长,机械设计系主任,江苏省锻压学会秘书长,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江苏省“机械工程”和“新能源汽车”优势学科方向负责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大学“青年拔尖造就”培养对象、江苏省科协首席专家(工程师),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国家基金委、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现代制造工程》编委。长期致力于重大装备、结构优化、塑性成形技术、微成型及控制、激光成型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2003年毕业于燕山大学机械学院并获博士学位,2004年作为高级人才引进到江苏大学机械制造工程系任教,2006年进入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主持国家基金3项,江苏省科技支撑和江苏省成果转化等省部项目10项。授权发明专利30件,申请PCT专利4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奖10余项。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江苏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主持教改项目3项。EI/SCI收录70余篇,撰写专著1部,主编教材5部,参编2部。
刘亚俊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简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学科专业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1999-2002年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学期间获得过多项科研和学术奖励。2002年-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任教,讲师。2005年-2007年在法国托肯公司从事液压系统信号测试与性能优化理论及应用研究博士后工作。2008年开始作为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特派员进驻托肯恒山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从事产学研合作,开展液压系统控制及性能优化研究及产业化工作,被评为2009年度华南理工大学优秀产学研特派员。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美国普渡大学MAHA液压研究中心进行为期1年的访问研究,开展易汽化介质泵送效率及汽液两相流流动状态的信号识别和数值模拟研究。已主持华南理工大学自然科学基金《切削力动态分量分形结构及其在刀具磨损监控中的应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CPU芯片散热器柱面微结构犁/削机理及其微尺度效应》、广州开发区创新基金《小流量易汽化介质泵送与计量变频控制系统研究及应用》、省部产学研合作专项《燃油泵送与计量设备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发》等科研项目。已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液压与气动》、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Advance Materials Research 等国内外专业核心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0余篇,他引40余次),参编教材2本。申请发明专利7项,公开3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
陈文杰教授,安徽大学
简介:安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 “安徽省人机共融系统与智能装备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多家政府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的自动化技术顾问,原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ASTAR)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面向芯片制造的精密机构及微装配系统、智能机器人灵巧抓取,协作机器人共融操作、助力外骨骼及蛇形机器人等。正带领团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重点研究上述领域中机构、驱动、感知和控制等的交叉融合创新技术。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它由政府和工业界资助的机器人操作和装配项目十几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拥有授权发明专利二十余项。
征稿主题(包括但不仅限于,相关主题均可投稿)
机械工程 | 智能制造 | 自动化技术 |
01)机械动力学和振动 02)机械强度 03)机械传动应用 04)机械设计 05)轧制 06) 航天航空机器结构与设计 08) 车辆动态性能模拟 ...... | 01)智能控制系统 02)新传感技术 03)动态力学分析、优化和控制 04)工业机械人和自动化生产 05)绿色制造 06)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07) 精密制造技术 08) 建模和设计 ...... | 01)机械制造自动化 03)自动控制原理 04)微机原理及应用 05)信号与系统 06)计算机网络 ...... |
论文出版
本会议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被Conference Proceeding出版,并提交至EI Compendex、Scopus检索。
>>>投稿须知
◆论文不得少于4页。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翻译服务,请联系会议秘书潘老师(微信号:18922107265);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投稿,全程由艾思科蓝进行技术支持,请点击以下图标投稿:会议议程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Day 1 | 13:00-17:00 | 报名注册 |
Day 2 | 09:00-12:00 | 主题报告 |
12:00-14:00 | 午餐时间 | |
14:00-17:30 | 口头报告 | |
18:00-19:30 | 晚宴 | |
Day 3 | 09:00-18:00 | 学术考察活动 |
注册费用
类别 | 常规注册费用 |
投稿(4-6页) | 3400RMB/篇 |
超页费(第7页起算) | 300RMB/页 |
仅参会不投稿 | 1200RMB/人 |
★仅参会不投稿(团队) | 1000RMB/团队参会3人以上 |
加购论文集 | 500RMB/本 |
参会方式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主讲嘉宾:申请主题演讲,由组委会审核;
3、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
4、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
5、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6、报名参会:本会议由艾思科蓝支持在线报名,请点击以下图标进行报名:联系我们
大会秘书:潘老师
联系手机(微信同号,欢迎添加微信沟通):18922107265
微信二维码:
咨询邮箱:pansiyuan@ais.cn
———————————————————————————————————————————————
其他学术支持
联系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