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2023年遥感、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国际学术会议(RSMG2023)
202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Mapp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RSMG2023)
重要信息
大会官网:www.icrsmg.org
大会时间:2023年7月7-9日
大会地点:中国-开封
报名/截稿:2023年6月1日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1周
收录检索:EI Compendex,Scopus
大会简介
2023年遥感、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国际学术会议(RSMG2023)将于7月7日至9日在中国开封举行。会议主要围绕遥感、测绘与地理信息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本次会议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权威的国际交流平台,以促进相关领域学者之间的良好学术交流,了解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思路,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合作的平台。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学术发展部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部
协办单位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AEIC学术交流中心
主讲嘉宾
![]() | 王家耀,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大学教授,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获总参首届“人梯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现任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军事测绘导航工程军队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图学理论、数字地图制图、军事地理信息系统和军事测绘信息栅格等 |
![]() | 李强子,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分辨率卫星专项、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与方向项目等6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40余篇,EI检索3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3部,申请软件著作权5项,获得国家专利6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方向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和遥感应用 |
![]() | 李百炼,现任美国人类生态科学院院士,成为该院第一批全世界获此殊荣的40位院士之一。多年从事科学研究及应用研究工作,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了140多篇论文,并出版了具有广泛影响的5本学术著作。他先后主持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美国环保部、能源部、农业部及加州政府的有关部门、以及国际科学技术中心所资助的课题20多项。在理论生态学领域里,他先后创建了一系列理论,尤其是在生态学相变、生态学模式形成、生物侵入的数学模型、代谢生态学、整体景观生态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研究领域为理论生态学和生态学建模。 |
![]() | 张淳民,二级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空间光学研究所所长。国家基金委第十二届、十三届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奖评审专家, 陕西省“三秦人才”。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空间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电磁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光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被世界名人录《who's who in the world》收录。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名师。 近年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Optics Express, Optics Letters, Applied Optics, Optics Communications等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5篇。出版专著2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 |
![]() | 董金玮,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区域环境与生态信息研究室主任,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2016年),中国科学院“农业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青年交叉团队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监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在RSE等主流期刊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50余篇,2021年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度高被引科学家 (交叉学科)。主编的《遥感云计算与科学分析》为科学出版社地学领域最畅销图书前3名。目前担任全球土地计划(Global Land Programme, GLP)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地学会土地分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常务委员、全国林业和草原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担任《Scientific Data》、《遥感技术与应用》杂志编委。 |
![]() | Yongwei Sheng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与技术(GIST)领域的科学家。1997年获ASPRS William A. Fischer遥感奖学金,2001年获CPGIS卓越服务奖,2006年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研究者奖,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在大面积环境监测和评估中的应用。 |
![]() | 毛飞跃教授,武汉大学遥感系副主任,主要从事云和气溶胶的三维遥感和气候效应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课题10余项。在Nature Commun、Remote Sens Enviro和J Geophys Res- atm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第一/通讯40余篇),成果被Scientific American、The New York Times和CCTV央视网等国内外媒体报道。担任《光学学报》青年编委和SCI期刊RS特刊编辑,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GeoScience Café学术沙龙创始人之一,已举办活动300余期,出版图书五卷。 |
![]() | 王春梅教授、西北大学。她曾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和澳大利亚CSIRO做访问学者。她的研究主要是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区域土壤侵蚀进行定量评估。近年来,主持国家青年科学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项。参与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计划等10余项国家课题。发表论文70余篇,专著5部。她的主要学术贡献是参与提出了适用于大区域水土流失评估的遥感调查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多尺度沟沟侵蚀监测与模拟工作,建立了区域尺度的短时沟沟位置预测模型。 |
![]() | 薛丰昌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博士后。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1项、江苏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0佳教学教师,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曾先后担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地理与遥感学院副院长、南京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
![]() | 于欢教授,成都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省高层次海外人才,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数字山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山地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终身会员。他拥有地理信息科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利用地理空间技术的景观地球化学研究、生态环境遥感和测绘科学。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生态环境变化遥感监测、四川省博士后科研项目专项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项;《亚洲地理研究杂志》主编、《国际地球科学与地理杂志》副主编;在《地理勘探学报》、《环境地球化学与健康》、《水文学报》、《大地测量学》、《农学与土壤学档案》、《环境科学与技术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并被SCI、EI、CSCD收录。 |
![]() | Milan Konecny教授,捷克马萨里克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与制图学实验室主任,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和欧洲中心主席。目前的研究重点在地理信息科学与制图学在预警与应急管理中应用。现任国际制图协会“制图与预警和应急 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席,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副主席,欧洲研究组织(European Research Group)IEAS主席。Milan Konecny同时也是斯洛伐克Konstantina Filozofa大学地理信息与区域地理学教授,维也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西伯利亚国立大地测量学院名誉教授,保加利亚建筑工程与大地测量大学 名誉博士。国际数字地球杂志和国际地理信息科学杂志等国际杂志编委,欧盟“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 (GMES)”计划和“空间信息基础设施(INSPIRE)”计划等计划专家。 |
![]() | Eng. Petar Penev教授,索菲亚建筑、土木工程和大地测量大学(UACEG)。大地测量学院院长(2000 - 2004年),摄影测量与制图系主任(2004 - 2008年),UACEG副校长(2008 - 2016年)。 制图学讲师,专题Мapping,网络制图学,地图设计和制作UACEG。主要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地图、专题地图和互联网地图。 保加利亚制图协会理事会成员。保加利亚智能交通系统协会(BAITS)董事会成员。 |
![]() | 李彦胜副教授,武汉大学摄影测量系副主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耦合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的遥感大数据智能挖掘技术研究。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荣获中国测绘学会青年测绘科技创新人才奖、国际SCI期刊IEEE T-GRS最佳审稿人、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中科星图杯-高分遥感解译大赛冠军等奖励。担任IEEE T-GRS、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The Photogrammetric Record等5个国际SCI期刊的领域副编辑/副编辑/青年编委。 |
![]() | 凌红波,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生态水文与生态修复的研究工作。 2019年获得新疆青年科技奖;2014年基于水资源变化的干旱区典型流域绿洲适宜规模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为:干旱区生态水文与生态修复 |
出版信息
1、会议论文集
本会议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之后,最终所有被录用的论文将在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ISSN: 0277-786X)上发表,并提交到EI Compendex, Scopus进行索引。
>>>投稿注意事项:
◆EI会议论文不得少于4页
◆会议论文模板下载→ 前往“资料下载”栏目下载
◆每篇录用的论文可享受一名免费参会(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的名额
◆付款后因个人原因撤稿,将收取服务费(版面费的30%)
◆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作者可通过CrossCheck, Turnitin或其他查询系统自费查重,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稿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
◆论文需满足EI检索基本稿件要求,在论文表述上务必侧重于模型,数据,实验,数据分析等,出版社对论文录用具有最终决定权。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投稿,全程由艾思科蓝进行技术支持,请点击以下图标投稿
2、SCI期刊(长期征集)
Journal 1: Remote Sensing (IF=5.349,JCR1区,2区)
Journal 1: Plant Methods (IF=5.8+,2区)
Journal 2: Signal Processing (IF=4.729, 2区)
Journal 3: Sensors (IF=3.847,4区)
额外征集优秀论文,按SCI期刊论文要求审稿,直接推荐至包括并不限于以上SCI期刊发表。
投稿须知:SCI论文请用word(.doc)格式投稿,排版暂无严格要求,通过审核后,将给出论文模板。将给出论文模板。支持线上一键投稿,推荐码标注【B8093】。
征稿主题
遥感 | 测绘 | 地理信息 |
|
|
|
其他相关主题 |
注册费用
参会类型 | 费用(人民币) |
Package A:听众参会 | 1200元/人 |
Package A 团队票(3人以上) | 1000元/人 |
Package B:口头报告(需提交摘要) | 1500元/人 |
Package C:海报展示(需提交摘要) | 1500元/人 |
Package D:全文发表+报告+参会(需提交全文,4-6页) | 3400元/篇 |
超页费(从第七页开始) | 300元/页 |
团体投稿(3篇及以上) | 3100元/篇 |
加购论文集 | 500元/本 |
参会方式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主讲嘉宾:申请主题演讲,由组委会审核;
3、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
4、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
5、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6、报名参会:本会议由艾思科蓝支持在线报名,请点击以下图表进行报名参会:
参会地点
Ⅰ. 会议地点:开封中州颐和酒店
Ⅱ. 酒店信息:
开封中州颐和酒店
酒店官网:查看
酒店电话: +86-0371-22771667
酒店地址:河南开封龙亭区金明大道与东京大道交叉口
>> 豪华大床房:328元 含1张床/无线网络/1份早餐
>> 豪华双床房:328元 含2张床/无线网络/ 2份早餐
Ⅲ. 房间预定方式:
1. 可编辑信息“5月26日河南大学会议+姓名+入住日期+退房日期+房型+入住人数”,电话或添加微信发送至董经理19837821913(微信同号)。
2. 请勿重复预定。请尽快在5月22日前完成预定(无法保证房间安排,需视酒店房态而定),如有变动或取消预定需提前告知酒店经理。酒店费用将由酒店直接收取并开具发票。
Ⅲ. 交通指南: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82 km;62mins
*开封站:9.7km;30mins
*河南大学金明校区:0.13km;1mins
会议日程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2023年7月7日 | 13:30-17:00 | 报道注册 |
2023年7月8日 | 09:00-12:00 | 主题报告 |
12:00-14:00 | 午餐时间 | |
14:00-17:30 | 口头报告 | |
18:00-19:30 | 晚宴 | |
2023年7月9日 | 09:00-18:00 | 学术考察活动(自由行) |
联系我们
大会秘书处:Nico Bu | 卜秘书
联系手机(微信同号):+86-17760758061
邮箱:contact_rsmg@163.com
联系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