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第二届图像、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SPCT 2025)
2025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出版丨EI检索稳定丨河海大学主办、知名专家云集丨聚焦前沿
| ISPCT | 重要信息 | 
| 大会官网:http://ispct.org 大会时间地点:2025年12月5-7日丨江苏常州 截稿时间:2025年11月14日 接受通知:投稿后5个工作日内 提交检索:提交IEEE Xplore、EI Compendex(核心)、Scopus等数据库 IEEE官网链接:https://conferences.ieee.org/conferences_events/conferences/conferencedetails/68220 
 | 
 投稿参会请联系会议负责人韩秘书 电话/微信15820210118) | 
| ISPCT | 会议简介 | 
|  |  |  |  | 
| 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是图像、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关注。为推动学科发展,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由河海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图像、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SPCT 2025)将于2025年12月5-7日在江苏常州举行。通过该会议,聚焦图像、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热点、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 我们诚挚邀请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从事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一道,共同探讨学术前沿,梳理领域内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推动该领域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技术创新的突破、促进这些成果在高校和企业的实际应用。 | |||
| 【更名通知】为促进会议学术交流与发展,大会委员会决定从第二届起,将会议名称由“先进成像、检测和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AIDSP)”改为“图像、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SPCT)”。我们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学者参加交流。若需搜索往届信息,可搜索"AIDSP" [点击查看首届AIDSP 2024主页] | |||
|  | ISPCT 2025会议资讯已上线河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点击查看) | ||
| ISPCT | 组织单位 | 
主办单位:河海大学
承办单位:河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协办单位:东北大学、深圳大学
| ISPCT | 大会组委 | 
| 大会主席 | ||
|  |  |  | 
| 方玉光,教授,香港城市大学 ACM Fellow, IEEE Fellow AAAS Fellow | 韩光洁,教授,河海大学 IEEE Fellow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 何业军,教授,深圳大学 CIC Fellow,IET Fellow | 
| 出版主席 | |
|  |  | 
| Prof. Wen Sun,西北工业大学 国家级青年人才,IEEE TCGCC 2022杰出青年科学家 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 林 恺,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 
| 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 | |
|  |  | 
| 林  川, 副教授,东北大学 | 张 杰, 副教授,河海大学 | 
| 组织委员会主席 | |
|  |  | 
| 赵 亮,教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机学院院长 入选斯坦福大学2022-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 于 尧,教授,东北大学 CCF智能汽车分会执行委员 | 
|  |  | 
| 邢焕来,教授,西南交通大学 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入选斯坦福2023和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 江金芳,教授,河海大学 | 
| 宣传主席 | |
|  |  | 
| 尹震宇,教授,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副主任 | 王鹏飞,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计算机学会大连分部秘书长 | 
| 程序委员会主席 | |
|  |  | 
| 毕远国,教授, 东北大学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 | 单杭冠,教授,浙江大学 | 
| ISPCT | 主讲嘉宾 | 
|  | 杨 鲲,教授,南京大学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IET/BCS Fellow 杨鲲,南京大学国家特聘教授,智慧 网络与通信研究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MAE,IEEE Fellow。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获得工学博士,吉林大学本硕。 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无线网络和通信、通信网络内生智能等。IEEE InterCloud(云互联)创始成员及首届六个董事会成员之一,业界著名的“巴奖”MWC GSMA GLOMO评审专家(学界唯一)。2024 IET成就奖章获得者,2024 IEEE通信软件技术委员会技术成就奖获得者。 报告题目(Speech Title): AI-enabled Self-driv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I使能的自驾通信网络 | 
|  | 肖   亮,教授,厦门大学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IEEE Fellow 肖亮,厦门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IEEE FELLOW,IEEE通信学会杰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网络安全。出版3部英文专著,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通信学会青年科技奖、紫金科技创新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IEEE通信学会亚太杰出论文奖和ICC等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担任TWC,TCOM和TIFS等国际期刊和《中国通信》等期刊编委。 报告题目(Speech Title): Large Language Model-Aided Intelligent Anti-Jamming Maritime Communications 大语言模型辅助海域通信智能抗干扰技术研究 | 
|  | 张兴义,教授,安徽大学 国家级青年人才,IEEE Fellow 张兴义,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享受国务 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人工智能),曾获“国家优青”和“安徽省杰青”项目资助。现为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目前,研究领域为多目标进化优化及应用、复杂网络认知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科技部2030人工智能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及安徽省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以及企业委托技术攻关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发表在包括IEEE TEVC、IEEE TNNLS、IEEE TCYB、IEEE TETCI、IEEE CIM及NIPS、WWW、KDD、AAAI等国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期刊或会议论文100余篇,并获得计算智能领域顶级期刊IEEE TEVC的2018年度、2021年度及2024年度最佳论文奖,IEEE CIM的2020年度最佳论文奖,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CAA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创新团队奖(排名第二)。现为计算智能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副编,国际期刊《Complex & Intelligent System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Inspired Computation》编委,国内期刊《应用科学学报》编委。连续多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等荣誉,培养的学生入选香江学者、IEEE计算智能学会全球唯一杰出博士论文奖、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计划B档、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等。 | 
|  | 刘家佳,教授,西北工业大学 IEEE Fellow 刘家佳,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副院长。自2021年起,他担任陕西省网络安全工程实验室主任,自2020年起担任西安无人系统安全与智能通信国际科学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2013年至2018年期间,他曾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工程学院教授。 他的研究兴趣涵盖移动与边缘计算、智能网联汽车以及天地一体化网络等多个领域。他在IEEE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300余篇同行评议论文。曾获2020年IEEE通信学会最佳青年专业人士(学术)奖、2019年IEEE车辆技术学会青年科学家奖,以及包括IEEE旗舰会议在内的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如2023年IEEE ICC、2019、2022及2024年IEEE GLOBECOM奖项。他是IEEE通信学会特邀讲师和IEEE车辆技术学会特邀演讲人,并被评为IEEE Fellow(IEEE会士)。 报告题目(Speech Title): Cloud-Native 6G: A Multi-Domain Perspective | 
|  | 桂   冠,教授,南京邮电大学 IEEE/IET/AAIA/ACIS Fellow 桂冠,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IET Fellow,AAIA Fellow,ACIS Fellow,日本庆应大学(Keio University)全球客座教授(Global Guest Professor)。 桂教授先后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17)、江苏省双创团队(2019),并获评江苏特聘教授(2016)、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16)、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2018)、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2021)等多项省部级及以上荣誉。他曾两度担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2012-2014, 2018),并获评南京市中青年高级人才(2018)、南京青年五四奖章(2018)。 在科研方面,桂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日本文部省自然科学基金、华为科技合作项目等20余项重要科研课题。在IEEE COMST、JSAC、TWC、TIFS、TVT、IoT、TCCN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0篇,ESI热点论文8篇,并12次荣获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包括IEEE ICC 2014, IEEE VTC 2014-Spring, IEEE ICC 2017, Ucom 2023等)。此外,他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 桂教授的杰出研究成果赢得了业界广泛认可,曾荣获IEEE通信学会海因里希·赫兹奖(2021)、IEEE车载技术协会(VTS)杰出讲师(2022-2024)、IEEE通信学会(ComSoc)杰出讲师(2025-2026)等国际荣誉,并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2021-2024)、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1-2024)、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2024)等多个国际权威学术榜单。他还曾获IEEE通信学会会员与全球活动贡献奖(2018)、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最佳编委奖(2019)、KSII Transactions on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杰出期刊服务奖(2020)、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23)、中国电子学会第九届优秀科技工作者(2021)等重要荣誉。 | 
| ISPCT | 征稿主题 | 
| 图像处理 | 信号处理 | 通信技术 | 
| 实时信号处理 图像去噪与增强 图像超分辨率技术 医学图像处理 图像检索与内容分析 三维图像建模 多模态图像处理 图像生成技术 图像分割、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 视频图像处理与分析 边缘检测与对象识别 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计算机视觉与自动驾驶 医疗图像分析与AI 图像去模糊与图像恢复技术 实时图像处理与边缘计算 图像风格迁移与创意生成 面部识别与情感分析 图像质量评估与改进 无人机图像监测与分析 | 统计信号处理 雷达信号处理 图像信号处理 生物信息处理 遥感信号处理 遥测信号处理 信号攻击与防御 地下遥感 海洋/水下信号处理 航空及设备信号处理 多媒体信号处理 信息论与编码 控制算法 数字信号处理 目标检测与跟踪 阵列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中的信号处理 先进信号过滤与去噪技术 信号分类与异常检测 时频分析与大数据处理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与人工智能技术 | 通信和信息系统 天线和传播 微波通信 光电子学和光通信 5G/6G产业应用与发展 5G/6G网络中的智能资源管理 卫星通信 智能通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无线传感器网络 通信系统 太赫兹和毫米波通信 特殊环境通信 空间组网与通信 智能通信与计算 微纳传感与信号处理 基于AI的无线通信网络优化 机器学习在信道编码与调制中的应用 智能天线与波束成形技术 自适应信号处理与人工智能 网络安全中的机器学习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AI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信号检测与估计 边缘计算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 
| ISPCT | 会议出版 | 

本会议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之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提交IEEE(ISBN:979-8-3315-7942-5)出版,出版后提交至IEEE Xplore, EI Compendex,Scopus检索。
| ISPCT | 投稿参会说明 | 
投稿说明:
*投稿前请仔细阅读投稿须知文件并严格按照论文模板进行排版后将论文提交至投稿系统:
https://www.ais.cn/attendees/paperSubmit/MVI7ZZ
**会议论文模板即投稿须知下载→请点击“会议资料”栏目下载;
1. 论文必须是英文稿件,不得少于4页,最多为12页。
2. 本次论文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过。
3. 论文全文重复率不超过30%(含作者信息和参考文献)
作者可通过CrossCheck, Turnitin或点击 iThenticate 自费查重,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稿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
iThenticate推荐查重:https://www.ais.cn/papercheck/iThenticate
4. 发表论文的作者需提交全文进行同行评审,只做报告不发表论文的作者只需到报名系统提交摘要。
5. 投稿作者可免费参会,请在注册后前往报名系统报名参会。
6. 付款后提交出版前因个人原因撤稿,将收取30%的服务费;进入出版流程后,撤稿将扣100%手续费。
参会说明:
*请通过参会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参会:https://www.ais.cn/attendees/toSignUp/MVI7ZZ
 
  
 
作为投稿者参会:投稿全文经审稿后文章被录用,可进行免费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或听众参会。
作为无投稿参会:
1. 报告者参会:报名时提交报告的标题和摘要,并在会议上进行口头报告。(注:口头报告的摘要不提交出版)
2. 海报展示参会:可点击“会议资料”获取海报模板,制作完成后可提交到报名系统,会务组将在线下会议中展示。
3. 听众参会:出席并参加本次会议, 可全程旁听会议所展示的报告。
| ISPCT | 注册费用 | 
| 类别 | 费用(人民币) | 
| 投稿注册(4页) | 3800元/篇(4页双栏) | 
| 早鸟优惠(截止至10月15日) | 3400元/篇(4页双栏) | 
| 超页费(第5页起算) | 400元/页 | 
| 无投稿参会(听众/海报展示/口头报告) | 1500元/人 | 
| 团队无投稿参会(≥3人) | 1200元/人 | 
| 加购论文集 | 500元/本 | 
注意:
①文章录用后,作者提供学生证给会务组老师可享受学生优惠价,否则默认不使用学生优惠;
②每篇文章注册费含一个免费参会名额,作者参加会议无需额外缴费,其他作者或陪同人员可注册为听众 ;
③每篇文章注册费含一本纸质版会议论文集;
④多篇投稿可获优惠,更多优惠详情请咨询会务组老师;
⑤被录用且完成注册的论文,如需申请撤稿,将扣除至少30%的手续费;进入出版流程后,撤稿将扣100%手续费!
| ISPCT | 联系方式 | 
|  大会官网:http://ispct.org |  会议邮箱:ICISPCT@163.com | 
| 会务组秘书:韩老师 | |
|  投稿参会时可填邀请码:H8075,获得优惠 |    联系电话:15820210118(微信同号) | 
|  (韩老师微信) |  (会务组秘书处企业微信) | 
 
                             
                             
                             
                             
                             
            
           
            
           热门推荐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