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厦门大学主办
【EI期刊】
第四届智慧能源与电气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2025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Energy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EEE 2025)
检索历史
第三届 | ![]() | ![]() | / |
第二届 | ![]() | ![]() | 交付后2个月见刊 见刊后1个月检索 |
第一届 | ![]() | ![]() | 交付后2个月见刊 见刊后2个月检索 |
重要内容
大会官网:www.icseee.net
大会时间:2025年12月19-21日
大会地点:中国-厦门临港智选假日酒店(高崎机场店)
截稿日期:2025年8月31日23:59(第二轮)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1周左右
收录检索:EI Compendex,Scopus
大会简介
第四届智慧能源与电气工程国际学术会议(SEEE 2025)将于12月19-21日在厦门召开。大会面向基础与前沿、学科与产业,建立起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将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优秀人才,紧密围绕着能源、电气等前沿领域,探究学术界和产业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推动相关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推进学科发展和促进人才培养。
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与会代表不仅可以聆听国内外知名专家的精彩报告,还可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 |
承办单位 | |
协办单位 | |
支持单位 | ![]() |
大会主席 | |
![]() | Prof. Georges Zissis Université Paul Sabatier Toulouse III, France
|
![]() | 郑志锋 教授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
![]() | 王顺利 教授 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学术院长
|
![]() | Prof. Bimal K. Bose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USA
|
技术委员会主席 | |
![]() | 刘道生 教授 江西理工大学
|
![]() | 王明东 教授 郑州大学
|
![]() | 韩杨 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
|
![]() | 何良宗 教授 厦门大学
|
![]() | Prof. Farhad Shahnia Murdoch University, Australia
|
出版主席 | |
![]() | 龚正良 教授 厦门大学 |
![]() | Noor Izzri Abdul Wahab 副教授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Malaysia
|
![]() | Ratil Hasnat Ashique 副教授 East West University, Bangladesh
|
![]() | 赵卓立 副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
IEEE Senior Member, IEEE PES Member |
组织委员会主席 | |
![]() | 李君涛 教授 厦门大学
|
主讲嘉宾 | |
王顺利 教授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学术院长
王顺利教授,省级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天府青城省级科技人才,中国科技城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紧密围绕新能源与储能系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大规模储能技术院士专家工作站、大规模储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慧储能研究院,聚焦开展智能电网绿色低碳储能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等项目56项,RIS值为13985,发表SCI核心库检索文章258篇,其中中 科院一区/TOP期刊文章52篇,高被引/热点文章36篇,授权发明专利/标准/软件著作权63项,在国际和国内一级出版社出版著作9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其中国际金奖3项,担任国际会议主席17次,国际和国内中文期刊编委5项,核心技术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人民日报》报道。 针对新能源与储能系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创新性地构建了极端低温电池系统多特征复合建模机制。1)构建电-热-电化学多特征复合优化模型,解决电池内部特性精确表征难题;2)提出多 维信息融合在线估计新算法,突破多时间尺度状态参量协同预估瓶颈,显著提升了电池系统安全监测的可靠性;3)形成双重放大隔离和多重EMC防护机制,攻克从器件级到系统级储能难题,服务于系列化军民系统装备。 基于产学研深度融合,担任力王新能源首席科学家、长虹润天能源和英杰电气技术顾问,和Robert Gordon University、Aalborg University联合,与国网、中物院、中电集团、中兴能源和长虹电源等单位合作,形成状态监测与控制系统架构新技术体系,实现6大系列30多个品种电池测控装备的研制和产业化应用,主持成果鉴定3项和发布标准4项。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多家单位使用,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带动储能领域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
![]() |
郑志锋 教授 厦门大学 |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郑志锋,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厦门大学 南强重点岗位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国家能源用户侧储能创新研发中心(筹)分中心、福建省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基地、先进储能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主任,教育部储能科学与工程虚拟教研室建设负责人(牵头人:孙世刚院士),嘉庚创新实验室荣誉 研究员 ,学科与团队带头人。美国 再生能源 国家实验室(NREL)等机构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储能技术、电池及其关键材料技术、生物质能源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与政策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重大 横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6项,近5年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发表论文27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制订国家标准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5项。与国内外行业头部企业、著名研发机构、咨询机构等保持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科研成果已在福建、江苏、云南、安徽等省进行了转化,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性能高安全新型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光储充检一体化与微电网技术持续推进中。 |
一、EI 论文出版
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以会议论文集形式递交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JPCS) (ISSN:1742-6596)出版社出版,见刊后由出版社提交至EI Compendex和Scopus 检索。
*本会议只收英文稿,如需翻译服务,请提早咨询刘老师微信:13422186485
(翻译费用可以加在投稿费用内,合开一张发票方便报销核算)
投稿须知:
1. 论文要求:全英文,不少于5页,未正式发表过,符合格式:论文模板
2. 重复率符合要求,推荐使用iThenticate全文查重;
3. 大致流程:【投稿】→审稿返修→录用→缴费→【注册参会】→见刊→纸质论文集→检索;
4. 投稿后,请安排一位作者主动添加大会秘书微信,方便及时沟通和跟进论文状态;
5. 已缴费的文章,因个人原因撤稿,将被扣取30%的手续费用,出版中的文章不允许撤稿。
6、会议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投稿,请点击以下图标投稿:
二、EI期刊论文出版
![]() | 投稿论文将择优至EI期刊——EAI Endorsed Transactions on Energy Web出版,并在出版后提交 EI(EI核心)以及其他数据库检索。 EAI Endorsed Transactions on Energy Web 是一本开放获取、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聚焦信息技术与能源领域的交叉课题,刊载研究论文、综述文章、评论文章、社论、技术文章及短篇通讯等类型内容,并采用连续出版模式;并且期刊中的所有文章均为开放获取 (OA)。 |
投稿须知:
1. 投稿论文:全英,论文篇幅建议4000-8000字符,全文排版后不少于10页。须有3个以上数据图表分析、15篇以上参考文献,查重率30%以下。
2. 摘要长度应在 200-1000 个字符之间,请尽量减少使用缩写,不要在摘要中引用参考文献;
3. 需要三到八个代表文章主要内容的关键词;
4. 应遵守发表要求,即提交的作品是原创的、没有抄袭的、没有在其他地方发表过的;
5. 论文模板下载:https://www.ais.cn/attendees/material/F2YZBB
6. 论文投稿入口:https://www.ais.cn/attendees/paperSubmit/F2YZBB
|
|
Track 2:电气工程
|
|
* 如果您对论文主题的符合程度不太确定,可直接咨询刘老师微信:13422186485
1. 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听会,无任何展示;
2. 口头报告:演讲10-15分钟,需提前准备演讲PPT;
3. 海报展示:报名时,需提供一份A1竖版尺寸的彩色电子版的海报;
注:口头/海报参会均可开具口头参会证明/海报展示证明
会议论文 | |
类别 | 费用 |
普通投稿(5-6页) | 3600RMB/篇 |
超页费(第7页起算) | 400RMB/页 |
仅参会不投稿 | 1200RMB/人 |
加购论文集 | 500RMB/本 |
期刊论文 | |
投稿(不少于10页) | 12000RMB/篇 |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2025年12月19日 | 08:30-09:00 | 大会签到 |
2025年12月20日 | 09:00-11:20 | 大会报告 |
11:20-12:20 | 口头报告 | |
12:20-12:25 | 会议落幕 | |
12:25-14:00 | 午餐 | |
2025年12月21日 | 09:00-12:00 | 学术考察 |
大会秘书: 刘老师(投稿邀请码 L592)
电话/微信:13422186485
大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