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第五届机械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2025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Automation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025年10月24-26日---中国·宁波--http://www.maeie.org/
MAEIE 2023-封面 | MAEIE 2023-Scopus 检索![]() | MAEIE 2023-EI 检索![]() |
MAEIE 2022-封面 | MAEIE 2022-Scopus 检索 | MAEIE 2022- EI检索 |
MAEIE 2021-封面 | MAEIE 2021-检索 | MAEIE 2021-EI检索 |
往届检索时间情况:
会议 | 时间 | 见刊情况 | 检索情况 |
MAEIE 2023 | 2023年12月15-17日 | 会后4个月见刊 | ![]() |
MAEIE 2022 | 2022年9月23-25日 | 会后4个月见刊 | ![]() |
MAEIE 2021 | 2021年9月24-26日 | 会后2个月见刊 | ![]() |
※ 一轮截稿时间:2025年7月15日 23:59分
※ 审稿周期:约3~8天(先投先审,先录用,先安排)
※ 收录检索:EI 、Scopus检索
第五届机械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AEIE 2025)将于2025年10月24-26日在中国·宁波举行。
大会面向基础与前沿、学科与产业,建立起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将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优秀人才,紧密围绕着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等前沿领域,探究学术界和产业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推动相关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推进学科发展和促进人才培养。
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与会代表不仅可以聆听国内外知名专家的精彩报告,还可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承办单位: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实验室
支持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安徽大学、宁波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大会主席 | |||
杨桂林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国家 特聘专家 | 胡豁生 教授 University of Essex, UK IET Fellow 国际知名的智能机器人专家 | ![]() 陈小奇 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 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新西兰工程院院士 | |
大会联合主席 | |||
李秦川 教授 浙江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 吴超群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 ||
程序委员会主席 | |||
訾斌 教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国家杰青 | ![]() Simon X. Yang 教授 University of Guelph, Canada | Lounis Adouane 教授 Université de Technologie de Compiègne, France | Gheorghe-Daniel Andreescu 教授 Politehnica University Timisoara, Romania |
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 | |||
严亮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 李益兵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 李国平 教授 宁波大学 | 陈文杰 教授 安徽大学 |
出版主席 | |||
陈思鲁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庄可佳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入选湖北省级人才计划 | Samir Ladaci 教授 National Polytechnic School of Algeria, Algeria | |
组织委员会主席 | |||
方灶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尹海斌 研究员 武汉理工大学 | ||
组织委员会成员(部分) | |||
郑天江 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李俊杰 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李华民 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李 勇 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 雷 艇 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 | |||
程序委员会成员 (部分) | |||
陈庆盈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陈进华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张 杰 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王 越 教授,浙江大学 刘 磊 教授,西北工业大学 黄德青 教授,西南交通大学 李天梁 教授,武汉理工大学 崔玉国 教授,宁波大学 詹建明 教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钟秋波 教授,宁波工程学院 李瑞亚 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 孙先涛 副教授,安徽大学 张国龙 副教授,宁波大学科技学院 Boon Giin Lee 副教授,宁波诺丁汉大学 李晓聪 助理教授,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
![]() | 高峰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大装备设计与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并联机器人和并联数控装备设计理论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高教授长期从事并联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创造性地提出了并联机器人型综合GF集理论体系,形成了并联机器人全域定量评价和尺度综合可视化方法,成果成功应用于巨型重载操作装备等产品创新设计,为中国并联机器人型装备自主研发提供设计理论基础。 |
![]() | 黄含 教授,中山大学 黄含,中山大学工学部主任、先进制造学院院长、机械工程学科带头人,澳昆士兰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在中国科学院一区制造顶刊担任副编辑。主持过13项约5千万元的澳研究理事会基金项目,发表论文400余篇,荣列斯坦福 “全球2%顶尖科学家” 榜单。黄含教授主要从事超精密加工、纳米制造、增材制造、智能制造、涂层材料制备、润滑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提出了延性阈磨削修正模型,发明了高速深切磨削、纳米润滑技术和机器人磨抛系统,获新加坡国家技术奖。 |
![]() | 熊蓉 教授,浙江大学 教授、博导、科技部重点专项智能机器人专家组成员、RoboCup国际理事会理事、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机器人实验室主任、浙江省万 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自2000年起开展机器人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研究,在高效高精视觉识别与轨迹预测、复杂动态环境准确建模与定位、仿生腿足快速运动与平衡控制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自主研制了可快速连续动态乒乓球对打的仿人机器人系统、电机驱动可跑跳的四足机器人以及屡获国际冠军的小型足球机器人。在IEEE会刊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2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17项专利实现企业使用转让,形成变电站自主巡检机器人、自然导航工厂搬运机器人等机器人产品,在国家电网、华为、东芝等批量应用。作为第一获奖人获2013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4年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获2017年全国五一巾帼奖章。 |
![]() | 李立毅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 重点围绕国家和行业的重大需求,长期从事特种电机及特种电磁装置方向的研究。面向芯片制造业需求,依托02重大科技专项任务,解决了光刻机工件台系统中兼具高精度和高动态特性的直线电机的"卡脖子"核心问题;面向某类飞行器高可靠姿态控制需求,研制应用高过载大功率电机系统;研制成功系列高速主轴电机系统并大量推广。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3年获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称号,在国内7个学术委员会中任职。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6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百余篇,其中SCI收录160篇。授权专利80余项,3项获得发明博览会银奖,10项已在企业实现技术应用转化。承担重要科研项目30余项。 |
Track 1:机械设计、自动化及其性能分析 | ||
机电一体化 能源、动力系统与车辆工程 智能驾驶、防撞与车载系统 激光加工技术 3D打印、重构与模型研究 生产模拟 机械设计、制图与加工 机器人、人工智能与路径规划 人机交互、智能仿生与感知 精准作业、机械臂与智能化 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技术 工业技术、互联网与工业5.0 自动化、过程自控和运行测控 | 自适应、传动与运行控制 数控技术、数控机床与编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技术 柔性制造系统 虚拟制造与控制 监测检测与故障监控系统 结构设计、稳定性及优化 建模、仿真与设计 焊接工艺、无损表面与涂层 塑性变形、断裂与损伤力学 摩擦、磨损 | 热生成及传导 材料成型及加工 疲劳寿命预测与可靠性 误差重构、精度调整 自动监控、保护与调节 加工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 塑性变形、断裂与损伤力学 精密加工与检测技术 激光加工技术 结构动态分析、优化与控制 能耗评估 其他相关主题... |
Track 2:自动化工程 | ||
机器人、软体机器人 传感器与自动控制 电气自动化技术 工业自动化 | 家庭、实验室和服务自动化 热工过程自动化 制造过程与自动化 轨道自动化与控制 | 智能交通系统 自动观测系统 智能化系统 其他相关主题... |
Track 3:电子信息工程 | ||
通感一体化 电磁、滤波器与微波天线 移动计算和边缘计算 硬件设计、嵌入式与系统 电子、集成电路和系统 电子设备、信号图像与信息 电路仿真设计、电路与系统 遥控、无人机与通信设备 电子技术 算法与路径规划、避障避险 雷达与通信工程 GPS导航与GIS系统 天线与微波技术 | 转换器、控制及电源 通信光纤、电缆及综合布线 变频、调速与节能 通信与网络 智能计算与模式识别 航空和电子系统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 导体、半导体与绝缘技术 信息的获取、交换与处理 信号传输与处理 图像识别、处理、增强与修复 光学成像、遥感成像 遥感测绘与感测技术 | 路由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通讯安全和隐私管理 密码学、编码与信息学 大数据、数据挖掘处理与算法 传感器、元器件与控制 传感器、信息处理与测量控制 代码渗透测试与参数设置 YOLO、SSD等目标检测算法 蚁群、遗传等常见算法 智能控制、测量与信号系统 决策管理与资源配置 基于Web的... 其他相关主题... |
包括但不限于以上主题,如不确定文章主题是否合适可咨询大会老师! |
本会议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递交出版社发表,出版后由出版社提交数据库,进行 EI Compendex, Scopus检索。
投稿须知:
◆论文不得少于4页,文章需保持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或渠道正式发表。【推荐查重渠道:iThenticate】
◆会议论文模板下载→ 前往“会议资料”栏目下载。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翻译服务,请咨询会议负责人潘老师。
◆投稿后请安排一位代表/作者主动添加【叶老师微信号:19120688609】,方便及时沟通和跟进论文状态。
◆全文投稿文章发表流程:投稿→审稿返修→录用→缴费→【注册参会】→见刊→纸质论文集→检索。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投稿,全程由艾思科蓝进行技术支持,请全文投稿点击以下图标投稿:
◆摘要投稿请点击以下图标:(仅限参会交流,不作发表)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2025年10月24日 | 14:00-17:00 | 签到注册 |
2025年10月25日 | 08:30-12:10 | 大会报告 |
12:00-14:00 | 午餐时间 | |
14:00-17:00 | 口头报告 | |
17:30-20:00 | 晚宴 | |
2025年10月26日 | 09:00-18:00 | 学术考察活动(待定) |
类别 | 说明 | 费用 |
投稿 | 普通投稿(双栏4页) | 3800 RMB/篇 |
学生投稿(双栏4页) | 3600 RMB/篇 | |
超出4页的部分 | 400 RMB/页 | |
组团投稿 | 多投多优惠,具体私聊会议秘书 | |
摘要投稿参会交流 | 1800 RMB/篇 | |
参会 | 听众/口头报告/海报展示 | 1500 RMB/人 |
投稿后参会 | 免费 | |
编译 | 标准翻译+专业排版 | 1200 RMB/篇左右 |
其他 | 论文集加购 | 500元/本 |
1. 凭学生证或在读证明,联络会议秘书,获得投稿优惠
2. 标准翻译+专业排版:收费可与版面费合开一张发票,具体私聊
3. 投稿作者仅可享有一名免费到场参会名额+口头报告/海报展示。
4. 团队(≥3人)投稿/参会,可享优惠!请联系会议秘书。
5. 摘要投稿:提供摘要录用通知书,仅制作成册用于交流,不作出版发表;需作口头报告。
**注:被录用且完成注册的论文,如需申请撤稿,将扣除30%的手续费;论文一旦上传到出版社,则不接受任何退款或撤稿申请。
1. 口头报告:现场演讲10分钟左右(演讲PPT自行设计)
2. 海报展示:报名时,需提供一份A1竖版尺寸的彩色电子版的海报;
3. 听众参会:仅参会听会,无任何展示,会议上可提问交流;
* 以上参会方式,请前往【报名系统】,可获得会议资料(会议通知、参会证书等)
会议老师:叶秘书 参会/投稿邀请码:Y627(填写邀请码,将直接由本会议叶秘书全程跟进论文) 电话/微信1:13502443374(微信已满员) 邮箱咨询:yeziqi@ais.cn 如您有任何关于会议的问题或建议,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EI检索会议的信息,欢迎您联系会议叶秘书! | 会议老师:叶秘书 参会/投稿邀请码:Y627(填写邀请码,将直接由本会议叶秘书全程跟进论文) 电话/微信2:19120688609(可复制添加微信,回复快) 邮箱咨询:yeziqi@ais.cn |
大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