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集聚高端创新要素 大科学装置加速释放磁极效应

2020-02-06
1224

岁末年初,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以一大批顶尖院士领衔的科学家,正在开启创新升级加速度。各类大平台、大机构、大企业等高端科技创新要素加速向松山湖科学城集聚,带动当地创新氛围愈加活跃、高水平创新愈加丰硕。


举办中国首个极化中子领域国际会议、携手钱学森实验室共建太空材料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入选广东省首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岁末年初,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以一大批顶尖院士领衔的科学家,正在开启创新升级加速度。各类大平台、大机构、大企业等高端科技创新要素加速向松山湖科学城集聚,带动当地创新氛围愈加活跃、高水平创新愈加丰硕。


当前,东莞市政府正积极联手中科院共建松山湖科学城。双方将采取“院地合作、所企对接”的模式,由中国科学院着力整合优势创新资源,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在土地、资金、政策上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以松山湖科学城为抓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构建院地合作与发展新格局。


东莞市相关领导表示,东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局良好,在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民生领域对接合作、标志性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接下来东莞将把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作为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加快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


面向产业需求布局完整创新链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处在国家创新体系金字塔的塔尖,被称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对高层次人才和重大科研项目具有强大的虹吸效应,对所在区域和城市的创新发展意义非凡。


经过18年的建设发展,松山湖已初步形成一流平台、一流企业、一流机构、一流大学、一流人才等“五个一流”高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松山湖科学城携手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发展态势已基本形成。松山湖科学城的前身,是2018年初东莞市委市政府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国家大科学装置规划建设的松山湖中子科学城。科学城设立之初就对标张江、怀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力争成为大湾区战略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载体和示范区域。更名后的松山湖科学城将按照重点依托松山湖高新区、区域空间连片一体化发展、整合区域战略性资源等原则,规划面积优化调整为90.52平方公里,涵盖松山湖、大朗、大岭山、黄江一园三镇具有战略价值的相关区域。


面向产业需求,按照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完整创新链的思路,松山湖科学城未来将形成“一轴、一区、两心、三组团”的布局。


国内唯一“超级显微镜”改变创新基因


巍峨山下、水平村旁,十几年前,当中科院参与筹建中国散裂中子源的专家们第一次到访东莞这片山林时,村民们还无法想象这里即将发生的巨大变化。


如今,“荔枝园”变成了“中子源”。全球第四台、国内唯一的“超级显微镜”投入使用,为诸多领域关键技术突破“高精尖”问题提供了重要平台。包括诺奖得主杨振宁在内的一大批世界级科学家也纷至沓来,深刻改变着东莞的创新基因。


“若干年后,在松山湖畔,偶遇世界级的科学家将不会是意外。”几年前,当中科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向来访者讲出这句话时,人们对于这个深藏在东莞腹地深山中的“大家伙”究竟蕴含着多少能量尚不明了。但短短数年间,随着中国散裂中子源的身形逐渐显现,开始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外界人士纷至沓来。


中国散裂中子源作为“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二大科学装置之首,是我国迄今为止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工程。这项“国之重器”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脉冲型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2018年9月,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对全球用户开放后,成为从事中子散射研究科学家们追捧的“香饽饽”。目前,该装置正在进行的第三轮开放运行,收到常规课题申请164项,通过57项,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


截至12月初,在中国散裂中子源上完成的课题有127个,前来实验的用户云集了英国剑桥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各大研究所等颇具影响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并产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19年9月25日,在中国散裂中子源投入运行一周年之际,南方先进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动工,选址临近中国散裂中子源园区,预计2021年完工。项目将围绕南方先进光源项目及相关技术,开展前瞻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进行关键核心设备的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产化率。


南方先进光源与散裂中子源堪称国家大科学装置“姐妹花”,其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亦不容小觑。“散裂中子源和同步辐射光源组成大科学平台集群,将发挥‘1+1>2’的研究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平台支撑。” 中科院高能所副所长、东莞分部主任陈延伟表示。


一系列新型研究机构将“破壳而出”


2019年12月7日,由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和中国散裂中子源联合举办的中子工程材料衍射谱仪用户会议在东莞举办。会议的举办也标志着,由东莞市政府、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与中科院高能所共同研制的中子工程材料衍射谱仪正式启动建设。


近年来,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以及众多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松山湖科学城先后建设了一批一流的研究平台、产业平台、孵化平台等。


东莞市政府大力资助以张书彦为带头人的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总投资5.5亿元,专注于突破制约材料与装备制造工艺发展的瓶颈。以应力工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核心,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等关键核心机理,材料的制备过程、服役环境等问题,通过多尺度理论模拟和多方法实验测量相结合进行深度研究,拓展散裂中子源的应力工程应用领域,填补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空白。


“这里的年轻人打造一个新的科技产品,迭代速度可能比硅谷、欧洲要快5到10倍,而成本却大概只需要它们的1/5到1/4——这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巨大的优势。”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说。


李泽湘领衔创办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短短四年时间,诞生了三十多家创业团队,80余家科技型的创业公司。


据统计,目前仅松山湖纳入备案统计的孵化器就有40家。其中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14家,拥有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61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2个,新型研发机构33家。


随着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不断推进,尤其是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先进光源等大科学装置的发展,必然衍生一系列新型研究机构(包括平台、实验室、技术中心和研究院等),加速高端科技创新要素向松山湖科学城集聚。


作者:龙跃梅

版权申明:本文来源科技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0
点赞 0

学术会议

第七届先进电子材料、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EMCSE 2024)将于2024年10月10-12日在南京隆重召开。
2024-05-10
第四届信号图像处理与通信国际学术会议(ICSIPC 2024)将于2024年5月17-19日在陕西西安召开。主要围绕信号图像处理、通信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4-05-17
第五届能源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PAE 2024)将于2024年5月24日至26日在中国 ▪ 福州召开。会议主要围绕能源电力与自动化工程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4-05-24
第五届心理健康与教育、人文发展国际学术会议(MHEHD2024)会议主要围绕“心理健康”“人文教育”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心理健康与人文教育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人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
2024-05-17
第三届能源、电力与电气国际学术会议(ICEPET 2024)由西华大学主办,定于2024年5月17-19日在中国成都举办。
2024-05-17
2024年第四届先进材料与机械电子国际学术会议(ICAMM 2024)将于2024年5月10-12日在陕西·西安隆重举行。以“半导体与电子,电路”为主题,对细化主题方向进行深入探讨,沟通交流见解。
2024-05-10
相关资讯

艾思科蓝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科研服务数字化平台发展提速

近日,艾思科蓝已顺利完成数千万元级别的A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科研服务数字化平台研发。

55413

33

2023-03-31

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艾思科蓝亮相ACSE会刊

近日,《艾思科蓝——科研领域的连接者》一文于亚洲科学编辑委员会会刊《学术出版趋势》2022年第一期正式见刊。该论文由艾思科蓝执行总裁吕铭方博士为第一作者,重点介绍了艾思科蓝平台的市场背景、产品特点以及在国际学术交流、学术成果转化方面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54529

37

2023-03-22

艾思科蓝品牌介绍

艾思科蓝(AiScholar),立足科研领域的连接者,致力于“人工智能+科研学术”的深度结合,打造Alfor Science的科研服务新范式,在学术交流、科研论文、科研培训、产学研协同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与服务,构建一站式科研学术服务数字化平台,推进科研服务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25

0

2024-04-07

用心专业,聚力发展|科奥信息2023年度工作总结大会圆满落幕

2024年2月3日,广州科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工作总结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

46532

22

2024-02-04